智永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第387页(574字)

【小传】:

生卒年不详。陈、隋间僧,名法极,俗姓王氏。会稽(浙江绍兴)人。晋王羲之第七世孙,徽之后。与兄孝宾俱舍家入道,住永兴寺,人称“永禅师”。工正、草书,传家法。闭门习书三十年,写《千字文》八百余本,分送浙东诸寺。所退笔头五簏,埋作“退笔冢”;索书者踏破门限因以铁裹之,人称“铁门限”。永字八法传至智永,发其旨趣授之虞世南,影响很大。

【集评】:

唐李嗣眞《书品后》称其“精熟过人,惜无奇态”。唐张怀瓘《书断》:“微尙有道(张芝)之风,半得右军之肉,兼能诸体,于草最优。气调下于欧虞,精熟过于薄。”宋苏轼《东坡题跋》:“永禅师书骨气深稳,体兼衆妙,精能之至,反造疏淡。如观陶彭泽,初若散缓不及,反覆不已,乃识其奇趣。”又云:“永禅师欲存王氏典刑,以爲百家法祖,故举用旧法,非不能出新意求变态也。然其意已逸于绳墨之外矣!”又:“虽骨气淸健,大小相杂,如十四五贵胄偏性,方循绳墨,忽越规矩。”又“智永砚成臼,乃能到右军,若穿透,始到锺索也。”明项穆《书法雅言》:“智永专範右军,精熟无奇,此学其正而不变者也。”淸梁巘《评书帖》:“晋人后,智永圆劲秀拔,蕴藉浑穆,其去右军如颜之于孔。”淸鲁一贞《玉燕楼书法》:“隋智永、唐虞世南皆宽和有余,英迈不足。”

上一篇:刘贤墓誌 下一篇:眞草千字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