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碑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第521页(881字)
【简介】:
全称《嵩山少林寺碑》。唐开元十六年(728)立。裴漼撰并书。正书。三十九行,行六十余字。在河南登封少林寺钟楼下。淸王昶《金石萃编》着录。
【集评】:
明王世贞《弇州山人稿》:“书多秀劲多媚态。”明郭宗昌《金石史》:“书颇得褚河南之劲俊而无窅映春林之致。”明赵崡《石墨镌华》:“漼负文笔,号霹露手,不以书名,而此文殊不及书。书法秀劲,其得意处渐陞伯施之堂矣。”
【赏析】:
《金石萃编》称其爲正书,实际上颇有行书意味。
怀仁集王羲之书刻爲《圣敎序》,立于咸亨三年(672)。从此碑可以看出《集字圣敎序》对当时的影响。
此碑取法于《集字圣敎序》,部分字结构神情逼似,不过由于行笔速度稍慢,弯折处顿挫明显,用笔更多表现出唐人对王羲之行书的理解与改造。裴漼以唐人楷法加之于王羲之。《集字圣敎序》虽然不可避免地会渗入摹刻者对笔法的理解,但在较早的搨本中仍然可以淸楚地见出,虽有类似于唐代楷书的弯折,但这些地方并无唐人的着意操运—顿挫、夸张等等,而是以折笔或转折并运的笔法一带而过,并不曾影响到整个作品行笔的流畅性,在《频有哀祸帖》、《丧乱帖》等摹本中,这一点尤爲明显。这便是晋人行书特殊之处:複杂使转时的连续推移,弯折处从不曾把这种流畅的运动分割成琐碎的片断。但是对于唐人来说,这种行笔习惯离他们已经很远了,楷书的盛行,使行笔中的操作逐渐集中于点画端点与弯折处,这使笔画端点与弯折处隔断了线条连续而流畅的推移。裴漼把这些带进了他的作品中,从搨本带看,两种笔法的差别仅仅反映爲端点与折点处形状的小小差异,如果不能从这些细节引发对操运的感知,必然将两者混爲一谈。
前人从作品线条节奏的淸明、秀挺将其归之于褚遂良的影响,有其深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