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姜银杏帖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第664页(876字)
【简介】:
宋·黄庭坚书。纸本。行书。28.9×37.6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石渠宝笈续编》着录。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十一)。
【集评】:
淸吴其贞《书画记》:糟姜帖爲“入妙本色行书”。
【赏析】:
英国诗人雪莱说:“诗与快感是形影不离的;一切受到诗感染的心灵,都会敞开来接受那掺和在诗的快感中的智慧。”(《爲诗辩护》)可惜书法艺术是中国的特产,否则雪莱或许会说出:“书法与快感是形影不离的;一切受到书法感染的心灵,都会敞开来接受那掺和在书法的快感中的智慧。”作爲江西诗派始祖、宋代大书法家黄庭坚在书法的创作中完全能领略这种快感与智慧;我们鑒赏者也应该并且能够体味其中的快感与智慧。
他的《糟姜银杏帖》内容是朋友馈赠,相互问候,是如蚊蚋聚散之世事中的一个小小的修饰音符,然而是一种心灵的慰藉。黄庭坚几乎是不择笔墨,遇纸而书,不计工拙,然而是“神澄意定,靑黄皂白,亦自粲然”。他运笔豪劲端重,笔势纵横,气脉贯注。以首行而言,“庭”字末一捺笔隐露锋芒牵引下字,而“坚”字第一笔竪画与之遥相应接,至于“坚”与“顿”与“首”则联绵一气而出,“首”与“承”又上下呼应,整行乃至全幅,如奔马逸而不羁。且于每字结构上也务求整体上的动感,而不作“如新妇子妆梳,百种点缀”。此书中“庭”(圆版第一行)字中近于一小墨点,“银”字(第二行)中“艮”上又是一小墨点,而“靑”(第三行)、“将”字在结构上出以一种更大一点的墨团,黄庭坚并不拘忌,而皆与人意会。且此帖具刚柔、浓淡、大小、断续对比,变化多端,略无凝滞。
黄庭坚有《论书》云:“心能转腕,手能转笔,书字便如人意。”这种心、腕、手、笔间之转换,饱含人意中的快感与智慧,在《糟姜银杏帖》中不经意中表现出来的正是这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