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师帖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第685页(822字)
【简介】:
宋·米芾书。纸本。行书。凡五行,三十九字。26.2×32.6cm。《式古堂书画滙考》、《墨缘滙观》、《石渠宝笈》着录。刊于日本《书道全集》(十五)。
【集评】:
淸安岐《墨缘滙观》:“行书七行,笔法精健。”
【赏析】:
此帖爲米芾的早年手笔,矫然拔秀的风格已经形成。米芾对自己握的笔法,曾说:“学书贵弄翰,谓把笔轻。”这一方面表现出米芾对笔法的高度重视,显示出米芾是王羲之技巧派书法的直接继承者,另一方面,表露了米芾执笔能以轻灵的手法来调度翰管,达到“振迅天眞,出于意外”的笔墨效果。从此帖中是不难窥见米芾轻灵的运笔技巧的。通篇字形主要以劲健的中锋运笔来构成,细挺而有力度,迅捷而有变化。在笔与笔过渡之际尤能表现出轻灵的运笔趋向。比如“武”字的一戈,出鈎处无顿势,反而逆势向上引带一点,形成十分飘逸的笔势感觉。在其他几个字中(“批”、“也”)虽然鈎不是尽力而起,却有微微一缩而跃出的轻灵动态,无疑精妙地表现出米芾对执笔的应付裕如。在连贯性的字迹中,是更能表现米芾轻灵运笔的特点。“王戎”“眞宜批”等处,迅捷直下,在使转中保持着线条流动而遒劲的变化。这就是王羲之行书体系中“一拓直下”的用笔方法,紧敛绵密,力量内聚,笔不离纸,顿挫轻灵。在“李太师”、“安”、“敬”等用墨较重的几个字中,米芾是中侧锋兼用的。横向的笔画中,以笔锋顺势的轻轻一拓来聚成墨象,撇等向下运行的笔势则表现爲迅捷掠出,力度仍然是在轻灵的运笔中实现的。当然轻灵失控,也会出现偏弱的不足之处,比如“格”字的最后一笔,就显得力度不足。但从总体上来说,米芾正是从轻灵迅捷的运笔中来表现他秀杰痛快的审美情趣的。他反对重浊的笔法,直到祝颜柳爲“恶札之祖”,无不是对自己轻灵笔法的标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