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海棠诗卷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第814页(851字)
【简介】:
元·鲜于枢书。纸本。行草书。34.5×584cm。故宫博物院藏。刊于《故宫藏历代法书选集》(三)、日本《中国书道全集》(六)。
【集评】:
元秋桂跋:“鲜于翁草书修六义,无一笔苟置。人皆知其豪健遒劲,而不知其备六义于中也。盖可知者易,而不可知者实难。如赵松雪尝题其书,自谓‘无佛处称尊’,虽谦己之辞,其实非过誉也。”元仇远跋:“坡翁谪守黄州郡,感慨长吟对海棠。困学仙人复挥扫,墨形诗句总生春。”明董其昌跋:“盖东坡先生屡书海棠诗,不下数十本。伯机亦欲附名贤之诗以传其书。故当以全力赴之也。”明张弘至跋:“胜国以书名者不多,得赵松雪、鲜于困学,其表表者也。松雪翁又每推让之。评者谓伯机之书如‘春花带露’,又曰‘孤松悬巖’,是亦足以成一家矣。予旧亦有藏,与此卷用笔不甚类,其各有得也。”
【赏析】:
董其昌指出:“伯机亦欲附名贤之诗以传其书”,而书此苏轼海棠诗。此着意之作也。故得其形,得其法,而不得其韵,得其意。此卷用笔,以意挟力,冲突急行,故点画间铿锵有力。并可猜测鲜于氏曾书过多次,故通篇极圆熟,毫无生涩之感。这样,充分表达了鲜于氏重骨力,重气势的优势。初学行草者,可以以此爲法。然而,从另一个欣赏面来看,此卷实在是“乏姿态”。书家在创作中,其自身情感,潜意识受到了某种压力,不能自然地流露,便不能生出许多神来之笔。用当今的体育用语来比喩,可称“竞技状态”不放松,太紧张,动作可以说是都做完了,但没有任何特出之处,“印象分”也许很低。书家作字,虽云“胸有成竹”,“意在笔先”。但是,胸中之竹非笔底之作,意在笔先却不可“执着”,一执着,神韵蕩然矣。非理性的创作状态,在行草书中应佔相当的份量。
鲜于枢是一个优点明显的书家,然缺点亦明显也。此作可以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