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赵孟頫尺牍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第1110页(776字)

【简介】:

淸·姜宸英书。纸本。行草凡七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一百二十七字。刊于日本《明淸书道图说》。

【赏析】:

书至淸初仍重董尊赵,尤其赵孟頫赵体的开创,完成了中国楷书书法的最后一个圆圈,走向变之极。姜宸英此篇尺牍于临摹赵书中时出新意,基得赵书三昧。

整个尺牍分行结体疏密合度,用意楷法,穷极精旨。其不特停留于拘拘摹拟,而是从内涵上把握赵书的意蕴,外见温文典雅,内寓刚劲淸利,六朝诸家神气,悉举而淹贯之。全篇看来信手写来,丝毫没有仓皇侷促的摹拟之气,投手掷足而潇洒落落。他的用笔多侧锋抢入,中锋运之,笔法宽和流利,不甚庄果,有轻裘缓带之风。从首至尾,无一惰笔,又起伏联贯。

姜宸英能于规矩之中显现灵性,所幸书成淸秀飘逸一格。但因其多以三指高提管而书,故飘逸之中多沉着藏锋,不以侧取媚,圆融洁凈。全章顾盼映带,血脉贯通,相互承应,如衆人相聚一堂,情态连绵。如“胜”、“常”、“爲”、“慰”及以下几字,虽只有“爲慰”二字连属,然上下几字用意引带,使觉笔断意连,通篇更是一气呵成。

从此帖看,侧露锋用笔很多,显得随便、轻柔而飘逸。如“承”、“文”的横笔的转折处的写法等,线条侧尖且细,笔道中间多弧形变化但并不纤弱。而“常”、“道”等字又极轻俏秀丽,尤其“道”很小,但仍舒展自如而有开阔之感。“常”字还有外拓之势,从这也可得观其受董其昌影响之深。

姜宸英能以自家情性,合古人神理,表现出恬澹舒雅,淸光淡韵,志气和平的书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