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俪生四体书屏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第1191页(785字)
【简介】:
淸·邓石如书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凡四条,均三行。第一条篆书,四十三字;第二条隷书,八十二字;第三条楷书,七十字:第四条行书,一百零三字,共二百九十八字。每条均134.5×19.5cm。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八)。
【赏析】:
採用四体表现同类题材,这裏就发生了一个问题:各种书体在表现题材方面是否都具有这样大的让性,以至于可以不考虑题材框架的限制?这是一个往往被书家忽视的问题,哪怕是像被包世臣讚誉爲“盖自武德以后,间气所锺,百年来书学能自树立者,莫或与参,非一时一州之所得专美也”(《艺舟双楫》)的邓石如,也未能免俗。
各种书体,各擅胜场。从这件具体作品出发,我觉得眞书一条与内容最爲和谐;篆书与内容最爲隔膜。眞书楷则严格,面目安详沉稳,用以表现人物事迹,熨贴无缝。特别是邓书用笔坚劲如铸铁,更能显示人物风骨。篆书的出现,要追溯到秦以前,风格高古,用以表现后人,便出现无法弥补的时间裂缝。这裏令人想到,汉简的不断发现,对现存传统提出了挑战,丰富了书法艺术的表现手段,有的现代书家刻意再现汉简的质朴风格,维妙维肖,令人叫绝。遗憾的是,内中不少是写唐诗宋词一类材料,结果,便产生了关公战秦琼的荒谬感。
邓石如“少产僻鄕,眇所闻见”,后客(江宁)梅氏八年,笃志临摹,书乃大成。笔墨功力几乎无可挑剔,他的经历,令人想到后人评价费尔巴哈的某些微词。由于费氏长期处于穷鄕僻壤,绝少交游,这就限制了他的视野,使他有时陷入偏颇。一个书家,倘若忽视字外功夫,必难脱却匠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