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华金融辞库

第二套人民币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华金融辞库》第206页(714字)

为了消除解放前连续多年的通货膨胀的遗迹,从1955年3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第二套人民币,以代替原来面额较大的旧人民币。规定第二套人民币1元等于第一套人民币1万元。第二套人民币共发行了11种券别,分别是纸币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5元、10元,硬币1分、2分、5分。由于后来,对1元券和5元券的图案、花纹进行了调整和更换颜色,使第二套人民币的版别由开始公布的11种增加到16种。为调整人民币票券种类,便利流通使用,中国人民银行于1964年4月15日至5月14日限期收回了一九五三年版黑色“工农”图景的10元券、一九五三年版酱紫色“各民族大团结”图景的5元券、一九五三年版深绿色“井冈山”图景的3元券。其他种类的人民币采取发行库“只收进、不付出”的办法逐步收回。第二套人民币设计主题思想明确,印制工艺技术先进,辅币结构合理,图案颜色新颖。这套人民币主景图案内容体现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风貌,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战斗历程和各族人民大团结的主题思想。钞票式样打破了原有的固定的四边框形式,采用了左右花纹对称的新规格;票面尺幅按面额大小分档次递增;整个图案、花边、花纹线条鲜明、精密、美观、活泼,具有民族风格。第二套人民币在印制工艺上除了分币外,其他券别全部采用胶凹印刷;10元券还采用当时先进的接纹印刷技术。第二套人民币的凹印版是以中国传统的手工雕刻方法制作的,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其优点是版纹深、墨层厚,有较好的反假防伪功能。因此,第二套人民币发行后,立即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对健全当时中国的货币制度,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