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华金融辞库

国际金融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华金融辞库》第1096页(27271字)

国际金融,一般是指国际交往中所形成的与货币资金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对国际金融作一界定从而提出相应的概念,自属不易。而且,这样做也未必能概括国际金融活动的全部内容和实质。原因在于国际金融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国际金融发生很多的变化。

一、国际金融是历史范畴

国际经济交往,可以发生在个人或经济实体之间,也可以发生在政府之间;前者大量存在,但后者的重要性也不断增长。几个国家组成集团,甚至使用同一种货币,集团内部的国际金融关系显然不同于集团对外的国际金融关系。一个主权国家的不同地区可以使用不同的货币,实施不同的货币金融及经济管辖权,因而该国地区间的金融关系也就带有国际金融的某些性质。当今世界上有不少国际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等;主权国家与这类金融机构的交往,自然也是有国际金融关系的性质。

更重要的是,国际金融的内容随着国际经济交往内容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在经济发展的早期,国际经济交往不仅规模较小,而且基本上限于商品贸易。每一笔国际交易,无论进口还是出口,都需要结算和支付,都需要不同货币相互交换的国际汇兑。在这样的条件下,国际金融的主要内容就是外汇资金的取得和使用,货币汇兑的比价即汇率的变动,以及国际汇兑对本国货币流通以及物价的影响等等。

当国际经济交易逐步增加了资本流动的内容时,国际金融关系也就有了新的内容。如果说,资本输出或输入,国外直接投资,虽已形成货币资金的国际流动,但其影响主要还在真实资本的配置,收入和财富的分配;那么,国际金融投资和国际信贷以及其他国际资本流动方式,也会在国际间形成一系列的金融关系,而且对本国和外国的实质经济都会造成越来越大的影响。

当国际经济交往进入资本交易的领域,国际金融市场必然会发展起来。国际商品贸易的汇兑需求是外汇市场的起点,但国际资本流动则必然导致各种国际金融市场的急速发展:国际外汇市场,当前已达到十分庞大的规模,也不仅仅是为满足商品贸易的需要。国际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更是形式多样,对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发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随着国际经济交往的扩展,国际金融就与一国对外收支的所谓经常项目及资本项目都有了密切的关系。这样,国际金融就必然有了两个新的内容:一是“外部平衡”,即一个国家的国际金融活动能否持续稳定发展,并且与其国内经济取得协调;二是“国际金融秩序”,即一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之间的可兑换性和汇价水平,国际清偿力的水平,以及国际金融关系的相互协调等等。

国际金融是一个历史范畴。对国际金融的理论和研究,有两种可能的途径。一是借助于理论模型来把握国际金融的客观规律,比如,从两个国家的商品贸易模型开始,逐步引入货币支付、汇价、国际债权债务、清偿等因素,使理论模型较为接近现实;二是通过对现实问题的经济分析来把握国际金融的客观规律,比如,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实证研究,由此了解国际金融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以及一国的内外部平衡的协调问题。

对上述两种研究途径,不能笼统地说孰优孰劣。优劣的标准只是一个,即理论观念能否真实地反映现实。理论模型研究,力图逼近现实,但有相当难度。现实问题的实证研究,力图找到客观规律,但也决非易事。国际金融的科学研究,还不是很成熟,有待于不同观点的相互补充。

国际金融既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国际金融的发展,其内容也会日益丰富。

二、国际金融的基本内容

国际金融发展到今天,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所谓独立领域,也就是说,国际金融的诸多问题既与其他经济活动密切有关,但又不能完全纳入其他部门。

国际金融显然与国际经济密切相联。西方国家的国际经济学中通常把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并列,也还把经济一体化、国际经济合作、国际移民等与国际金融结合起来研究。国际金融也显然与一国的国内金融密不可分。当今的货币银行金融学中顺应经济开放的潮流,在货币制度、银行金融体系以及金融市场等方面都纳入了国际金融的重要内容。由于国际金融活动中政府的作用十分明显,国际金融与国际政治的关联也是重要的,经济外交中包含国际金融决策和政府行为。由于国际金融活动离不开市场,而金融市场的行为主体又是为数众多的企业,因而国际金融与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关系也是现实而且十分重要的。

上述各点虽不能完全概括国际金融与其他经济部门的关联,但也足以说明,国际金融虽然界定不易,但现实地已经形成一个独立的经济活动领域。重要的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定义,而是有比较现实的内容。

在当今条件下,国际金融的基本内容可以分别列入下列四个部分:外汇和汇率、国际收支、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货币体系。作上述划分,首先是为了较好地反映现实;此外,这四个部分在不同程度上都反映前面说过的几种关系,即:国际金融与国际经济(以至于国际政治)的关系,国际金融与国内金融的关系,国家内外经济平衡的关系,宏观金融调控与企业金融经营管理的关系。

本辞书国际金融部分的词目,即按上述基本内容归类。

三、外汇和汇率

在国际金融发展中,外汇和汇率首先为人们所关注。国际金融领域的任何一种活动都与外汇直接或间接有关,因而也受到汇率变动的影响。

但什么是外汇?“外汇是外国货币”。这种概念简单明了,在日常生活中也易于为人们所接受,但并不确切。原因至少有两点:首先,严格地讲,并不是所有的外币均能作外汇使用,只有那些可以自由兑换的外国货币才能算作外汇;其次,外汇包括的范围远远超过了外币,不仅外币现钞是外汇,而以外币表明面值的支票、政府债券和其他某些证券都可以是外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外汇的定义是:“外汇就是货币行政当局(中央银行、货币管理机构、外汇平准基金及财政部)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外汇平准基金、长短期政府债券等形式所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使用的债权。其中包括由中央银行及政府间协定而发生的在市场上不流通的债券,而不问它是以债务国货币还是以债权国货币表示”。这个定义有助于了解外汇可能包括的范围,但又带来一个持有者是谁的问题。除货币行政当局以外的个人或机构持有的上述资产算不算外汇?答案当然是“算”。可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着眼的是官方持有。

对外汇理解为以外币计值的可以用于进行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这至少从静态的角度比较准确地解释了外汇的含义。那么,是不是说外汇还有什么动态的含义?答案也是“有”。

其实,外汇本来就是国外汇兑的简称,英文即“foreign exchange”,有时简写为“exchange”。其意义是指一个国家的货币,通过“汇”和“兑”两项金融活动,转换为另一个国家的货币的过程。更具体地说,就是指把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的货币,并利用国际信用工具汇往另一国,借以清偿两国因经济贸易交往而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这样一个动态的交易过程。不言而喻,外汇的初始概念就是从其动态行为定义的。只是由于人们的习惯,由于上述那些资产的存量与流量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外汇才逐渐演变成一个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静态概念,而其过程反而被忽略了。

对外汇要有一个比较全面、清晰的理解,还需提到两点:①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外汇的解释,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除了以外币计价之外,还包括中央银行及政府间协议而发生的不在市场上流通的债权,而不管是以本币还是外币计值的。换言之,在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内,以本国货币计值的支付手段也可算作外汇。但是,这种外汇是根据两国或两国以上的中央银行或政府间协议为便利双方的支付结算而使用的,一般来说是不能自由兑换、自由流通的。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配给各国的特别提款权也具有外汇的性质。因为当成员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分配到的特别提款权,换取可兑换货币偿付给顺差国,还可以直接用它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特别提款权还可以作为国际支付中双方计结算的单位,但不能直接用于贸易或非贸易的支付。

根据现实状况,严格地说,外汇虽是以外币计值的资产,但并非所有以外币计值的资产都可以称为外汇。事实上,只有那些能自由转入一般商业账户的外国货币或支付手段,才能算作外汇。当今世界上,也只有少数国家的货币才能被别的国家或地区视为外汇。大部分国家的货币还是不能自由兑换的。这些国家的货币和支付工具,对其他国家来说,不能算作外汇,至少不是一种自由外汇。从这个意义上讲,外汇又与货币可兑换联系起来。

“货币可兑换”一词的含义,本身是随着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而发生变化的。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货币可兑换通常被定义为“按照固定汇率把货币自由兑换为黄金的权利”。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则将货币可兑换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其成员国的要求联系在一起。而在今天,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看法,只要任何货币持有者可以按照市场汇率,不管是固定汇率还是自由浮动汇率,自由地把货币兑换成一种主要国际储备货币,他所持有的这种货币就是“完全可兑换的”。

一国货币从不可自由兑换转成“完全可兑换”,这是一个过程:从初始时期不可自由兑换状态,转成对外经常性支付项目上可以不受限制地兑换成国际储备货币;进一步在其对外支付的全部项目上都取消限制,其货币成为“完全可兑换”的。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有关条款,对于货币可兑换问题及其所涉及的若干概念,可归纳出以下几点: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于“可兑换”的范围界定,只是“经常项目可兑换”,即取消对经常项目支付和转移的汇兑限制。基金组织意义上的“可兑换”既不包括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也不涉及居民之间的可兑换,即“对内可兑换”。

2.虽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金组织一直在鼓励成员国取消资本管制,但是“资本项目可兑换”,即取消对资本流出入的汇兑限制,并不构成成员国的义务。

3.基金组织意义上的“可兑换”是“对外可兑换”。对于“对内可兑换”,即居民可以在国内自由地把本国货币兑换成外币资产或自由地持有以外币计值的资产,基金条款并无规定。

4.“货币可兑换”意味着外汇在规定范围内没有限制,但是不一定意味着对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也不加限制。虽然基金组织认为“要让可兑换有意义,必须伴随商品和服务贸易的自由化”,但是货币可兑换本身,并不意味着国际贸易必然自由化。

5.货币可兑换与货币国际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能认为实现了货币可兑换就意味本国货币可以在国外自由地使用,取得国际主要储备货币或“硬货币”的地位。

一般而言,任何国家的外汇存量或流量都是以外币而不是以本币计值的。正因为如此,外币与本币的汇兑比率就不能忽视。汇率是外汇买卖的价格,因此亦称汇价。汇率是一国货币以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

依据不同的划分方法,可以有不同种类的汇率。如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就是从汇率制度的角度来划分的。再如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它们亦被称为现汇汇率和期汇汇率,则是从外汇买卖的交割期限的角度来考虑的。从外汇管理的角度,或从经营的角度,汇率也还可以作更多、更细的划分。

汇率水平高低及其变动,对一个国家的外部和内部经济活动都有影响。汇率决定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汇率政策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政策。下面就一国的国际收支全貌作一个分析,或能有助于认识国际金融以及外汇与汇率的经济性质和作用。

四、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如同国际金融一样,都是历史范畴。国际收支随着国际交往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国际交往的发展而逐步演变。

欧洲国家在17世纪就有过重商主义思想,主张出口应大于进口,对外贸易求得顺差,以获取金银货币来增加一国的财富。当时,由于生产力水平不高,国际经济交往限于规模不大的有形商品贸易;国际收支也就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对外商品贸易收支状况。国际收支这一概念流行很久,迄今仍然很重要。

世界经济不断发展,国际经济交往的内容和范围随之扩展,仅仅是有形商品贸易进出口就不能反映和衡量一国对外经济交往的全貌,国际收支的概念也就随之改变了。

国际金本位制度在20世纪30年代终于全面崩溃,国际收支的概念从原来国际贸易收支转变为外汇收支,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狭义的国际收支概念。其内容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对外交往中货币资金的收支即流入和流出的总和。这样理解的客观依据是:国际贸易进出口会有相应的外汇收支;当商品流动与外汇收支在时间上不相重合时,必然有国际间借贷关系即债权债务关系发生。而到了一定时期必然要进行清算,这就发生了货币或资产在国际间转移,而这种转移必然产生外汇收支,因而可以说国际收支是一定时期中外汇收支的综合。

狭义的国际收支概念,还不能涵盖现实中国际收支的全部内容。在国际收支中,有些项目并不涉及外汇收支,例如,无偿的对外商品援助、易货贸易等,就是如此。有些项目,尤其是长期资本的国际流动,在一定时期内并不形成外汇收支。由于国际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资本的交易在规模上远远超过有形商品的交易,在国际和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上也比贸易的外汇收支更为复杂。由于上述各点,狭义的国际收支概念还应扩展和补充。无论对任何国家来说,一定时期的外汇收支的综合分析都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判断其对外收支状况是否健康的重要依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收支作了比较广义的解释。这个概念是:某一特定时期内,一国与其他国家的居民(即本国的非居民)之间所进行的各种经济交易的全部记录。国际收支包括许多不同的项目:商品、劳务、收益、资本等的交易;该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货币黄金、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提款权的变动;不需偿还的单向转移项目和对应的项目等等。国际收支是依照借贷原理,以平衡表形式编造的,通常把全部项日分成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平衡项目三个部分。依据借贷记录的原理,三类项目综合起来必然借贷双方相等,但经常项目或资本项目在收支(借贷)相抵后通常会有余(差)额,而这种余(差)额通常是判断一国国际收支状况的重要指标。

广义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与国民账户中分部门的资金流量表有密切关系。在上述流量表中,“外国”部分与国内各部门——居民、企业、政府、银行等——相互间资金的流量,实际上就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及平衡项目在一个时期的余(差)额,而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资本项目的分类合计金额基本上都在资产流量分析的“外国”部门分表中有相对应的位置。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可以为分析一个国家对外金融和国内金融的相互关系提供一个理论框架。

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也有助于理解一个国家的外部经济平衡和内部平衡的关系。一个经济开放国家的国民收入用于购买本国产出品,也用于购买从国外进口的商品。国民支出是国内各部门(包括政府、企业、个人等)消费和投资的总额。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余(差)额与国民收入和支出的余(差)额相对应。国民储蓄和投资相抵后的余(差)额与国际收支资本项目的余(差)额相对应。上述那些重要的宏观经济对应关系,是把握内外经济平衡所不能忽视的。

从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还可以引伸出其他一些有用的概念。从国际金融的角度,可以举出下列几种:①市场国际收支。这是一个“事先”(ex ante)概念,是关于外汇市场的一种模型,描述在既定汇率及假设汇率水平上的外汇供求,主要用来分析汇率变动对于外汇供求的可能影响。②规划国际收支。这也是一个“事先”概念。它反映未来一年或几年内,预计或计划的外汇资金的来源和使用。它以一国所确定的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国内消费、真实投资和出口目标为前提,然后,对满足这些目标所需要的外汇资金做出相应的取得国外投资、贷款等的规划。③会计国际收支。这是一个“事后”(ex post)概念,是关于过去一年或几年期内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全部货物、劳务和金融交易的复式簿记记录。这实际上和目前各国普遍采用的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是基本一致的。④以支付为基础的国际收支。它是一国与其他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必须结清的货币收入总额与货币支出总额的对比,也就是说只有发生现金支付的经济交易才计算在国际收支范围内,而不包括未来结清但在本期发生的债权债务部分。⑤以交易为基础的国际收支。这是指根据两国之间在统计期已发生的经济交易(所有权已变更)记录的国际收支,而不论这些交易涉及的货币收支是否已结清。它还包括了不产生实际货币结算的国际交易。

五、国际金融市场

(一)国际金融市场分类

国际金融市场是相对于只有本国居民参与的国内金融市场而言的。国际金融市场在国际范围内进行资金融通、证券买卖及相关的国际金融业务活动,其参加者可以是经营国际间货币和金融业务的一切金融机构。虽然可以根据各种不同的标准对国际金融市场进行分类,但是目前国际金融市场的类型,主要依据融资期限长短和经营业务种类两种标准进行划分。

按照融资期限的长短划分,可分为融资期在一年或一年以下的国际货币市场和融资期在一年以上的国际资本市场。当然还可以再细分。如国际货币市场可再分为短期信贷市场、票据市场、贴现市场和银行间同业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可再分为银行中长期信贷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

按照经营的主要业务划分,可分为国际信贷市场、国际外汇市场、国际证券市场、国际期货市场、国际黄金市场和国际租赁市场等。

国际金融市场是国际贸易和国际支付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国际间的资金融通活动后开始逐步形成的。传统意义上的国际金融市场,一般都是以强大的工业基础、对外贸易和资金实力为后盾,依靠优良的金融服务和较完善的银行制度发展而成的。如早期英国的伦敦、两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的纽约、瑞士的苏黎世、法国的巴黎和德国的法兰克福,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东京等,都是由地方性金融市场发展成全国性金融市场、再发展成国际金融市场的。这些传统的国际金融市场一般都受所在国的法律和金融惯例的制约,通常也都只经营所在国货币的信贷业务。

但是,在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后,出于维护美元——黄金本位的需要,美国政府针对美元的大量外流采取了一系列限制措施。为逃避这些限制,跨国公司、金融机构甚至某些国家的政府纷纷将其持有的美元资金转移到以伦敦为中心的境外美元市场。于是,产生了不受市场所在国金融条例制约的“欧洲美元市场”。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美元以外的其他主要货币如德国克、英镑、法国法郎、瑞士法郎和日元等,也纷纷相继越过本国的货币金融管辖,在伦敦等国际金融中心进行交易,于是“欧洲美元市场”演变成了由多种境外货币组成的“欧洲货币市场”(European curreuey market)。就其摆脱有关国家的金融管制而言,这类市场被称为“离岸金融市场”,其发展已经普及于全球。

国际金融市场的产生,出现了两种模式:一种是经地方→全国→国际三段顺序在历史上逐渐形成的传统型国际金融市场;另一种就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蓬勃兴起的以离岸金融为主要特征的一些区域性国际金融市场。这些新兴金融市场的所在地区政局稳定,经济发展较快,当地政府能够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利用有利时机和地理位置,依靠特殊的优惠政策和完善的金融服务,使这些市场发展成为国际金融市场。

(二)国际外汇市场

国际外汇市场是国际金融市场中最具“国际性”的金融市场。由于货币交换的特殊性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等多种原因,外汇市场具有区别于其他市场的特征。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无形市场。国际外汇市场主要是没有固定的交易场所、也看不见货币实体交易的无形市场。它实际上是一个由电话、计算机和其他通讯工具组成的复杂信息网络。外汇交易大都通过这一网络进行。交易各方从交易的开始到最终成交均通过电讯联系进行。由于交易各方可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通过电讯手段达成交易,因此可以说国际外汇市场既是无形的,又无所不在。

2.全日制市场。从世界范围看,由于时差的存在,各国外汇市场的开闭时间有所差别。但就全球说,几乎24小时都进行着外汇交易。整个国际外汇市场事实上已联为一体,形成24小时连续的、全球性的外汇交易市场。因此,一个外汇交易日是没有时限的。

3.规模巨大。国际外汇市场是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都有外汇市场。全球外汇市场的交易规模,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起就一直是世界上各类国际金融市场的绝对冠军。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外汇市场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增长速度上都大大超过了其他金融市场。

虽然国际外汇市场有上述独特之处,但其组织结构却并不复杂。从交易上看,外汇市场的参加者可以分为外汇银行、外汇经纪人、客户和中央银行四类。其中,专营或兼营外汇交易的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是外汇市场的主体;外汇经纪人是外汇市场外汇供求或买卖双方以及外汇银行与客户之间的桥梁和中介;中央银行既是外汇市场的监管者,又是必要时为干预市场而进行交易的外汇市场参加者;至于客户,它们可以是任何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货币的兑换者,当然主要的还是进出口商、进行国际投资的公司或企业、跨国旅游者和外汇保值、外汇投机者。从交易方式看,它可粗略地分为交易双方的直接交易与以外汇交易商为中介的间接交易两种。在实际业务中,两种交易方式都很重要,并且相互补充。

(三)欧洲货币市场

欧洲货币市场发端于欧洲美元市场。欧洲美元市场原来是一种在伦敦的“货币市场”;在这个市场上,以美元计值的短期资金的借贷主要是在银行同业之间进行的,也有金融机构和大的非银行借贷者间的拆放。以后,随着市场规模和经营范围的不断扩大,名称有了变化,内容也有了变化。欧洲美元市场已发展成为更加多样化的欧洲货币市场:①货币概念。不再限于境外美元,任何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只要在该国的管辖之外都可以成为“欧洲货币”,如欧洲马克、欧洲英镑、欧洲日元、欧洲法国法郎和欧洲瑞士法郎等。“欧洲”这个词本身成为“境外”、“离岸”和“在货币发行国管辖之外”等语的同义语。由于欧洲美元在这些市场中仍占主要地位,至今仍有人习惯地把欧洲货币市场称为欧洲美元市场。但内容已经改变了。②区域概念。市场范围已不再像过去那样限于以伦敦为中心的“欧洲市场”。除欧洲的巴黎、法兰克福、苏黎世等地外,欧洲货币市场的范围也扩展至开曼群岛、巴哈马、新加坡、香港、东京和纽约等地。在亚洲的新加坡,欧洲货币市场称为亚洲美元市场和亚洲货币市场。在日本,欧洲货币市场成为东京离岸市场。在纽约,欧洲货币市场以“国际银行设施”(IBF’S)的形式出现。1981年12月美国金融当局批准设立“国际银行设施”,虽然把在美国的欧洲美元业务与其国内的业务严格分开,保持欧洲美元是美国境外美元这一概念,但就地理上看,欧洲美元已能在美国境内经营,这是自欧洲货币市场出现以来的一个重大发展,为把大量欧洲货币市场业务吸引到美国创造了条件。事实上,目前纽约所经营的欧洲货币业务已超过卢森堡、法国、巴拿马和阿曼等,成为仅次于伦敦的经营欧洲货币的金融市场。③市场概念。“欧洲货币市场”这一概念已由短期的货币市场逐步扩展到把中长期信贷和债券市场也包括在内,如欧洲信贷市场、欧洲债券市场等。欧洲信贷市场发展了具有最典型的银团贷款(consortium loans)性质的并由期限信贷(terms credits)和循环信贷(revolving credits)两种主要形式构成的辛迪加贷款(syndicated loans);欧洲债券市场则在传统的固定利率债券之外开创了浮动利率债券和可转换为股权的债券等一系列新的国际债券种类;国际债券市场从此分成了两个部分:欧洲债券市场和外国债券市场。

欧洲货币市场发展的原因,除了早期的一些因素外,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①各国政府对国内银行业务和金融市场有种种限制,但欧洲货币市场没有这些限制;在欧洲货币市场上,需要融通资金的客户几乎不受限制,而各国对非银行借款者有很多限制。②资金供给在欧洲货币市场不受地理范围限制,交易品种繁多,交易规模巨大(基本上是银行间的批发市场),金融投资者在这个市场上几乎都能发现自己所需要的投资品种。③欧洲货币市场是高度竞争性的市场,比起各国国内市场更具竞争力,并对借贷者都提供更优越的服务。

作为当代国际金融市场的主体,欧洲货币市场对国际金融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欧洲货币市场所发挥的国际资本转移作用是其他国际金融市场和转移渠道无法相比、无法替代的,其规模和流动速度是空前的。国际间大规模资本转移之所以能够顺利实现,是由于欧洲货币市场提供了各种渠道和条件,从而缓解了资金来源和使用之间的矛盾。据估计,当前欧洲货币市场的资金来源中绝大部分是一年以下的短期资金,比例一直在90%以上,而在资金运用方面,一年以上的高达25%,这种存短贷长的矛盾由于银行的作用而暂时缓解了。欧洲货币市场的资金来源和运用在货币构成上本来是不同的,但由于使用的多是国际上通用的少数几种自由兑换货币,而这几种货币之间又有广泛的套汇活动,所以这一矛盾也暂时得到解决。从国际收支和国际融资看,资金盈余的国家和资金稀缺的国家无需直接接触,只需通过欧洲货币市场就能实现资金的转移。这种资金转移对满足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资金需求,缓解许多国家的国际收支问题以及支持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在另一方面,欧洲货币市场上巨额资金在迅速转移,对国际金融稳定也构成了巨大挑战,国际金融界已在探讨对它加强管理的问题。

2.欧洲货币市场具体实现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全球化,使国际金融潜力得以较为充分地发挥。早期的国际金融市场是相互独立的。欧洲货币市场通过众多离岸市场的24小时不间断的业务活动和种类纷纭的金融工具,打破了各个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相互独立的状态,使其间的联系不断加强,进一步降低了国际间资金流动的成本,从而使国际金融市场的各方面有利因素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但在另一方面,它也可以极大地加剧主要储备货币之间汇率的波动幅度,加剧国际证券市场以及其他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

3.欧洲货币市场上独特的运作机制,如存短贷长、利率不受任何国家的法律限制和可自我进行信用扩展等,对国际银行体系的稳定和各国国内货币政策的效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欧洲货币市场上,国际信贷的主要方式是借短贷长,双方当事人具有极复杂的国际连锁关系,通常也无抵押保证,这对国际银行体系构成了潜在的不安定因素。虽然一般情况下运行可以很顺利,但当信贷过度集中于一个国家或某些少数贷款对象上,一旦发生偿债困难,对参与其中的所有融资方和整个信贷市场都会带来严重的影响。80年代初由墨西哥债务问题引发的国际债务危机及其对一些国际大银行的冲击,说明了这一点。欧洲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是伦敦同业拆放利率(LIBOR),它根据市场供求决定而不受任何政府的限制。而各种货币的利率又是各国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为贯彻本国的货币政策必要时将调整利率,但是,其措施往往因欧洲货币市场利率的影响而受到很大的干扰。例如,当国内为抑制通货膨胀而采取紧缩政策使国内利率提高时,国内的银行和企业可以方便地从欧洲货币市场获得低成本的资金来源;同时,欧洲货币市场上的国际游资也会因该国的高利率而大量涌入,这就削弱了国内紧缩货币政策的效力。此外,欧洲货币市场本身也可通过银行之间的转辗循环贷放而形成信用扩张。比如,银行贷给公司或政府的贷款,若直接或间接又存回欧洲货币市场,则信用扩张是存在的,虽扩张的倍数值难以估算,但信用扩张的规模及其影响却是不能忽视的。

正是因为欧洲货币市场有上述多方面的重大影响,国际金融界尤其是国际银行界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一直在关注如何对其加强监管。十年前,国际银行界在国际清算银行的主持下成立的巴塞尔委员会,颁布了《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1997年,该委员会又公布了《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25条。这些都是对国际金融业加强管理的举措。

六、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或者国际货币体制、国际货币制度,一般是指货币金融领域中国际关系的依据,这种依据由有关国家的政府或国际组织所制定的法律规章以及约定俗成的规则惯例等所构成,而且形成系统。国际货币体系看来是“人为”的,但从其实质看却是由经济因素决定的,而且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演变的。

(一)国际货币体系内容

国际货币体系,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1.汇率制度。国际经济交往导致国际支付,而汇率在国际支付中起关键性作用。汇率可以由外汇市场供求所形成,也可以由金融当局规定,或两者都有。从内部和对外经济顺利发展的要求出发,各国都愿意有一个稳定的货币汇率,汇率变动时要有序。为此目的,各国都要规定适当的汇率制度,而各国的汇率制度就是国际货币体系的一个主要内容。

2.国际储备资产。为进行国际支付,为保持本币的可兑换,也为了稳定本国货币的汇率,各国货币当局都要保有某些种类的储备资产。这些储备资产是各国可以普遍接受的国际支付手段和流动资产,也是调节国际收支的手段。

3.调节机制。各国货币当局,为稳定汇率,对其对外金融要作某些必要的调节;这样做必然会影响国际金融的整体。国际货币制度本身要保证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促进各国经济的平衡发展,它自身的稳定运行也要靠其协调机制来实现。这其中最关键的内容就是对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当出现国际收支不平衡时,国际货币制度的协调机制为调节这种失衡提供自动的或人为的平衡举措。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态

在历史的各个不同时期,国际货币体系有过各种不同的形态。历史上最早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金本位制。它是19世纪80年代在英国、拉丁货币联盟(包括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和瑞士)、荷兰、德国和美国等国家在国内实行金本位制的基础上形成的。国际金本位制延续了30年左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崩溃。

1.国际金本位制。英国是实行金本位制的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早在1816年就开始实行了金本位制,用黄金来规定英镑的价值。不过,国际金本位制的形成则是在19世纪80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先后在国内实行金本位制之后。国际金本位制的特点有三个方面:①黄金充当国际货币,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国际金本位制就建立在各主要国家在国内实行的金铸币本位制之上。其典型的特征是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和自由输出入。自由铸造,保证金币面值与黄金价值保持一致,金币数量可自发满足流通对货币的需要;自由兑换,保证各种金属辅币和银行券能稳定地代表一定数量的黄金进行流通,可维护币值的稳定;自由输出入,保证各国货币之间的比价相对稳定,可自由调节国际收支。因此,一般认为,国际金本位制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货币制度。②货币的含金量决定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由于黄金的自由输出入、金币的自由兑换和自由铸造,外汇市场的汇率波动得以维持在由金平价和黄金运输费用所决定的黄金输送点以内,从而使国际金本位制成为严格的固定汇率制。事实上,在1880年~1914年整个35年间,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等主要国家的汇率平价一直没发生变动。③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国际金本位制下,黄金作为国际货币能够发挥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功能。这就是英国经济学家D·休谟早在1752年就已描绘出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保证这个机制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是各国都要把本国货币与一定量的黄金固定下来并可随时兑换和黄金的自由输出入。这样,国内货币供求与黄金的流出入有直接的联系,从而出现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国际收支失衡→黄金流出入→货币供给变动→物价变动→进出口相应增减→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金本位制的上述特点使得国际货币体系能够有效地保证自由竞争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但是,国际金本位制的维持需要相应的条件,一旦这些条件发生很大的变化,所谓自动调节机制就很难发挥作用。

在上述的自动调节机制中,其关键是构成该机制因果链条中每个环节所必需的条件。各国货币当局必须有一定的黄金储备随时按官方比价无限制地买卖黄金和外汇,才在国际收支出现失衡时黄金能流出入。在国际金本位制的末期,各国的货币当局已不再听任黄金自由流动,或是在黄金流出入时采取对应的冲销措施以平抑货币供给的波动。这样,货币发行和价格水平与黄金储备之间的关系便被破坏,国际金本位制的自动调节机制就难以实现。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各参战国均实施黄金禁运并停止纸币兑换黄金,国际金本位制随告瓦解。大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战争期间发行的货币大大贬值,通货膨胀严重,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剧烈,对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受到了各国的重视。

2.国际金汇兑本位制。1922年意大利热那亚世界货币金融会议的召开,确定了一种既以黄金为基础又节约黄金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国际金汇兑本位制。与国际金本位制相比,金汇兑本位制的主要特点是:①黄金依然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但地位削弱。流通中的货币不复是金币,而主要是纸币或银行券,但规定有含金量,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兑换成黄金。②本国货币与黄金挂钩或通过另一种同黄金挂钩的货币而与黄金间接挂钩,从而与黄金保持直接或间接的固定比价。在间接挂钩的情况下,本国货币只有通过在直接挂钩的国家存入一定数量的黄金和外汇作为维持其汇率的平准基金才能通过挂钩货币(外汇)获取黄金。黄金只能是维持汇率稳定的最终手段。

在随后建立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中,只有美国实行的是完整的金币本位制。英国、法国等国家实行的是没有金币流通、本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兑换黄金的金块本位制。其他30多个国家实际上实行的是将本国货币与另一实行金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比价的金汇兑本位制。因此,国际金汇兑本位制事实上是以美元、英镑和法郎为中心的金汇兑本位制。

在国际金汇兑本位制下,黄金流出入的自动调节机制受到进一步的限制。随着各国经济危机的不断深化,各国政府越来越不愿维持黄金流出入与国内货币供给和物价水平的关系。在汇率发生剧烈波动时,很多国家甚至不愿继续维持其货币对黄金的固定比价。在1929年爆发的空前未有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中,国际金汇兑本位制终于开始崩溃。英国在1931年9月21日终止金块本位制,同英镑有联系的一些国家也相继放弃了金汇兑本位制。美国在1933年3月最终也不得不停止兑换黄金,禁止黄金输出。这样,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在30年代完全瓦解。

国际金汇兑本位制的崩溃,带来了国际货币体系的长期混乱。各国纷纷加强外汇管制,实行竞争性货币贬值和外汇倾销,进行以邻为壑的汇率战,国际贸易严重受阻,国际资本流动几乎陷于停顿。

3.布雷顿森林体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之际,同盟国(主要是英美两国)即着手拟定战后的经济重建计划,以寻求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全球经济问题的解决。1944年7月,44个同盟国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市召开了国际金融会议,商讨重建国际货币体系。在这次会议上确立的国际货币体系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协定(即布雷顿森林会议所达成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的概称),是此后建立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石。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①建立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促进国际货币合作。这个机构是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甚至到现在为止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它的各项规定构成了国际金融领域的基本秩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为在国际收支调节、资金融通和汇率监督等方面实施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执行者。②实行美元一黄金本位制。把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规定每盎司黄金为35美元;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按官价兑换黄金,各国货币均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只在出现国际收支基本不平衡时经国际货币基金批准方可进行汇率调整。因此,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美元与黄金、各国货币与美元双挂钩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这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根本特点。可以说,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以美元——黄金为基础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③国际收支的失衡依靠国际货币基金向成员国提供短期融资来协助解决,成员国不应限制经常项目的支付和采取歧视性的货币措施。成员国在国际收支出现赤字、需要国际储备时,可用本国货币根据其在基金中的份额向国际货币基金申请购买一定数额的外汇,以后在规定的期限内用黄金或外汇购回本国货币。根据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第8条,成员国必须取消对经常性支付的限制,要在可兑换的基础上实行多边支付。不过,对外汇管制的取消,可以有一些例外,但限制严格。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是国际储备货币;美元既是一国的货币,也是世界的货币。作为一国的货币,美元的供求必须按照美国的货币政策来决定;作为世界的货币,美元的供求又不能不适应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作为国际货币,美元的供给主要是通过美国的国际收支赤字而形成的。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被称为“特里芬难题”(Triffin Dilemma)的两难局面:要满足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增长的需要,美元的供给必须不断增长,这要求美国的国际收支赤字不断扩大;但是美国国际收支赤字的不断扩大和美元供给的持续增长,使得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价难以维持,从而动摇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根本——美元一黄金本位制。换言之,美元的双重身份和双挂钩制度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致命问题。任何对美元的信任危机,都可能危及整个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稳定。

在渡过战后初期的美元荒之后,国际储备问题由美元短缺逐渐演变为美元过剩,从而使布雷顿森林体系出现裂痕。进入60年代以后,由美国国际收支赤字引发的美元危机频频爆发,终于使美元对黄金的比价和兑换均难以为继,进而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在70年代初的最终崩溃。

4.牙买加体系。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的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召开会议,达成了“牙买加协议”(Jamaica Agreement)。此后,国际货币基金理事会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第二次修正案。1978年4月1日,“牙买加协议”生效,由此形成了“牙买加体系”下的国际货币体系新格局。除保留和加强国际货币基金的作用外,牙买加体系同布雷顿森林体系有一系列重大差别。其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浮动汇率合法化,汇率制度多样化。根据“牙买加协议”规定,国际货币基金的成员国可自由选择汇率制度,可以自由浮动或采取固定汇率制,但成员国的政策要受国际货币基金的监督并与基金组织协商。协议还规定,实行浮动汇率的成员国根据经济条件应逐步恢复固定汇率制;在将来条件成熟时经基金总投票权85%的多数票通过可以恢复稳定的但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这事实上是在强调基金对稳定汇率的监督和协调作用的基础上承认汇率制度的多样化。②黄金非货币化,储备货币多元化。黄金不再是各国货币的平价基础,不能再用于成员国官方的国际清算。各国中央银行可按市价进行黄金交易。提高特别提款权(SDRs)的国际储备地位。基金成员国的交易可用特别提款权代替黄金,其一般账户中所持有的资产一律用特别提款权来表示。美元在国际储备资产中的独霸地位已为包括特别提款权、德国马克、日元和欧洲货币单位等在内的储备货币多元化趋势所打破。③基金份额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增加。各成员国对基金缴纳的份额有相当程度的增加,由原来的292亿特别提款权增加到390亿特别提款权,净增34.48%。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也有较为显着的增长,以帮助它们解决国际收支的困难。除出售黄金所设立的“信托基金(Trust Fund)”外,扩大了信用贷款(GFA,又称普通信用贷款)的限额,从占成员份额的100%增至145%;出口波动补偿贷款(Compensatory Financing Facility)从份额的50%扩大到75%。

牙买加体系是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一种改革。“牙买加协议”后的国际货币体系实际上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多元化国际储备和浮动汇率制度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美元在多种储备货币中仍占主导地位;各国可以自行安排其汇率制度。主要发达国家货币的汇率实行单独浮动或联合浮动。多数发展中国家采取钉住汇率制度,把本国货币钉住美元等主要货币;还有一些国家采取其他形式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可通过多种渠道调节,除汇率机制外,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机构也发挥着重大作用。

5.欧洲货币体系。如果说牙买加体系还是一个世界性体系,那么,欧洲货币体系就是最重要的地区性货币体系。

作为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开端,欧洲货币体系发韧于1950年成立的欧洲支付同盟。1969年12月,欧共体首脑会议决定筹建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1972年,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行将土崩瓦解之际,欧共体有关国家开始实行货币汇率的联合浮动。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联合浮动不断发展,终于在1979年3月发展成为欧洲货币体系。其内容,大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①欧洲货币单位(European Currency Unit,缩写为ECU)。作为欧共体内部的计价单位和支付手段,欧洲货币单位是欧洲货币体系的中心。它被用于规定该体系内中心汇率和计算各成员国之间货币汇率波动幅度。它也用于发放贷款、清偿债务和编制共同体预算,它是一种仅次于美元和德国马克的国际储备资产。②汇率稳定机制。欧洲货币体系的目标是促进欧洲货币一体化,但其重点却是一直在建立和维持汇率稳定的机制上。欧洲汇率机制是在过去的联合浮动上发展起来的,它将成员国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限制在一定的幅度内,超过界限则采取措施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当汇率波动超过界限又无法通过外汇市场干预或其他调节政策去纠正时,就对整个平价体系进行调整。到目前为止,这种调整已不下20余次。③欧洲货币合作基金。建立欧洲货币基金是欧洲货币体系的一大任务。欧共体曾决定以两年为期建立欧洲货币基金。虽然没有能如期建成,但欧洲货币合作基金毕竟已在运转,并发挥了平抑汇率、稳定外汇市场、帮助成员国渡过暂时性国际收支困难的作用。④《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共体首脑在德洛尔报告(Delors’Report)的基础上于1991年达成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不仅是欧洲货币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也是国际货币体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马约”关于欧洲货币联盟的最终要求,是在欧洲联盟建立一个负责制定和执行统一货币政策的欧洲中央银行并发行统一的货币。为实现上述目标,“马约”要求分三步走:第一阶段(1990年7月1日~1993年底)是所有成员国加入欧洲货币体系的汇率机制,实现资本的自由流动。第二阶段(1994年1月1日~1997年)是建立称为“欧洲中央银行体系”(European System ofCentral Banks,简称ESCB)的独立的欧洲货币管理体系,作为创立欧洲中央银行作准备的前身。第三阶段(1997年~1999年)最终建立统一的欧洲货币和独立的欧洲中央银行。经过不懈的努力,欧洲共同体各成员国议会于1993年10月底前通过了建立欧洲政治联盟和经济货币联盟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于是从同年11月1日起欧洲共同体更名为欧洲联盟。

到目前为止,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的建设进程虽然历经波折,但也取得了一些重大进展。1995年9月30日~10月1日在西班牙举行的欧盟部长会议确定,应于1999年1月1日进入“马约”关于欧洲货币联盟的第三阶段。1995年12月的欧盟首脑会议将欧洲单一货币定名为“欧元”(Euro)。实现欧盟第三阶段的目标,各成员国货币统一,实际上成为一个完整的“欧洲经济”。为此,各成员国在经济上必须基本趋同,对财政赤字、政府债务、物价上涨等都达到统一的标准。但“马约”签署以来,不少成员国的基本经济状况有些动荡。不管欧洲联盟在欧洲货币一体化道路上的问题有多少,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集团和经济区之一的欧洲联盟正在迈向货币一体化,这一进程本身在国际货币制度发展史上就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综上所述,国际货币制度现存问题,仍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国际储备货币、汇率制度和国际收支失衡及其调节问题。对上述问题的探索,实际上也是国际金融领域的主要理论问题。

七、国际金融理论的演变发展

国际金融是历史范畴,在各个历史时期其主要问题自然是不同的。为说明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努力,就形成种种理论观点。国际金融领域中的理论也在不断演变发展。与国际金融的现实状况相一致,国际金融理论的演变发展呈现出两个重心:一是汇率理论,包括汇率如何决定以及汇率变动与一国对外贸易和金融有什么样的关系;二是国际收支的调节,如何维持一国对外和内部经济的平衡。

(一)汇率理论

汇率理论的发展与商品经济和货币制度密切有关。初期,人们试图解释汇率变动的原因,后来,才进一步探索汇率决定的因素。

经济学文献表明,第一个讨论汇率决定问题的学者是15世纪初佛罗伦萨的经院学者罗道尔波利斯。他认为,汇率决定于两国货币供求的变动,而供求的变动又决定于人们对两国货币的“公共评价”;人们对两国货币的“公共评价”则又取决于两国货币所含的贵金属成份的纯度、重量、市场价值。罗道尔波利斯的理论核心是论述货币供求对汇率的决定性影响,故人们又将他的这一理论称为“供求理论”。

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更多的学者开始讨论汇率问题。例如16世纪的萨拉蒙卡学派第一次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以后,随着古典经济学在英国的兴起,英国的经济学家们如休谟、穆勒、戈逊、马歇尔等都论述过汇率问题,其中戈逊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国际信贷理论,对后来的汇率理论影响甚大。这一时期,由于各国都实行贵金属本位(金本位、银本位或金银复本位),都规定了货币的贵金属含量。因此,两国货币之间兑换时便有了一个客观的标准即铸币平价(mint parity)。铸币平价是各国官方所确定的,是固定不变的,学者们需要解释的是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由于黄金输送点的调节,汇率虽有波动,但幅度不会太大。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相对稳定,使研究者觉得没有必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汇率的决定和变化上。但是这种情况在20世纪初很快就发生了变化。

在20世纪到来的时候,世界笼罩着战争的阴云。各国为战争作准备,尽量限制黄金出口,在国内也停止或减少金币流通,而发行不能兑换的银行券,金本位制则变成一种有名无实的制度。与这种情况相适应的是各国货币汇率的频频波动,给对外贸易带来严重困难。人们开始更多地注意汇率问题。尽管仍然公布货币的含金量,但由于银行券变成了不可兑换的纸币,铸币平价失去了意义。各国货币的相继贬值使得汇率严重地偏离了铸币平价这个仍然存在的名义上的基础。这时国际金融理论开始转移到了汇率的决定问题上,汇率理论的研究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其中,着名的瑞典经济学家卡赛尔提出了购买力平价说,企图重新解释汇率决定的基础,在理论上构造国际货币金融的秩序。另一派却走向另一个极端,以阿弗塔里昂为首的法国学派提出了汇兑心理说,用纯心理因素来解释汇率的决定及其变化,把汇率的决定完全看成是主观随意、不可琢磨从而是完全无序的。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打破了经济均衡论者建立完美无缺的经济理论系统的美梦,使得经济学家们从市场均衡状态的模式的自我欣赏中惊醒过来,开始正视不均衡的现实。这种情况下,经济学界爆发了“凯恩斯革命”。在其影响下,汇率理论也有了发展,出现了凯恩斯学派汇率理论。但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学家们虽然开始正视非均衡的现实,但都不愿意相信这是一种正常状态,却梦想着通过种种努力,而使市场和经济回到完美的均衡状态中去。这种思想在汇率理论中的反应,就是当时出现了均衡汇率的概念。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是一种“人为”的固定汇率制。这主要表现在挂钩货币同美元之间的固定比价应由挂钩双方的货币当局共同维持,而美元同黄金之间的固定比价,则是靠美国政府保证美元对黄金的无限制可兑换性来维持的。这同金本位制下,挂钩货币的汇率由铸币平价确定,汇率波动由黄金输送点自发调节的“天然”均衡汇率有本质上的不同。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汇率最初的被确定以及随后的调整,虽然有经济上种种考虑,但受某些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很大,因而可以说是“人为”地决定的。原来的那些汇率决定的理论观点,不能反映现实,因而不能独立形成某个体系。当然,在其他的国际金融理论中,仍然能看到它的踪迹。

近几十年来,国际金融理论的重心就转向国际收支及其调节。在一国对外收支失衡时,汇率变动;而汇率变动时,又影响国际收支及该国的国内经济。汇率及其理论并没有消失,而是在比较接近现实的条件下被重新地作了解释。

(二)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国际收支理论是研究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及其调节机制的理论。它也有一个演变发展的过程。

早期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可以D·休谟的“物价——铸币流动机制”为代表来说明。其核心内容是,在金本位制下,国际收支能够自动调节达到均衡。金本位制的基本特征是:国家用黄金来确定其货币的价值,通过黄金的转移来清算国际收支的顺差与逆差,黄金的国际流动对货币供给有直接影响。就18世纪中叶的欧洲来说,像英国这样的国家是满足这些条件的。物价——铸币流动机制的基本思想就是:国际收支逆差引起储备减少从而减少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的减少降低物价水平,使本国商品更有竞争力,从而促进出口,减少进口,改善国际收支。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国际收支逆差消失为止。当一国有国际收支顺差时,将出现相反的过程:黄金流入,货币供给增加,价格上升,竞争力下降,从而出口下跌,进口上升,国际收支顺差趋于消失。在以上两种情况下,只要允许金本位制发挥其内在的自动调整机制,国际收支失衡就会自行消失。以图式表示,休谟机制可总结如下:

国际收支失衡→资金流出入→货币供给变动→物价水平变动→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升降→进出口相应增减→国际收支恢复均衡

但是,上述因果链上每一环节是否都起作用?是否都按那样起作用呢?即使在金本位制下,也未必如此。比如说,黄金流出使货币储备下降,但如果货币金融当局增加国内信贷,就未必导致货币供给下降。近一步说,货币供给下降,如果货币流通速度提高,也未必会使国内物价水平降低。再进一步说,即使国内物价水平降低了,也未必就能使进口大量减少,出口大量增加,因而也未必能使国际收支迅速恢复平衡。上述各点足以说明,休谟机制的有效性是相对的,是有条件的。事实上,金本位制并不就是那样发挥作用的。在19世纪末,国际资本流动已经有了一定规模,国际收支的逆差使储备减少,导致中央银行提高利率,吸引资本流入,终止货币供给下降。而高利率则会带来总需求下降、衰退和进口减少。因而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的改善是以产出的损失为代价的。国际收支状况即使得到改善,那也是以国内经济失衡为代价的。在30年代金本位制完全被放弃之后,休谟所提出的“物价——铸币流动机制”已与现实基本不符,国际收支理论需要重新发展。

1929~1933年的大萧条以后,国际收支危机频繁,严重地阻碍了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各国政府及国际金融理论界才开始对国际收支问题予以重视。因此,以“凯恩斯革命”为起点,各种国际收支理论应运而生了。作为国际经济学一个组成部分的国际收支理论,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影响。较为着名的是R·哈罗德和F·麦克勒普把凯恩斯乘数分析的基本观点应用于国际收支理论,创立了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乘数分析的基本假设是价格(包括汇率)不变,经济在低于充分就业水平的情况下运转,因此产出能够对需求变动作出反应,并且货币供给只是被动地对货币需求变动作出调整。其基本内容是,当出现贸易顺差时,外向部门对产出和收入会产生促进作用;相反,当出现贸易逆差时,收入水平则会以乘数方式倍减。出口的增加虽被收入提高所引起的进口增加而有所抵消,但还能起改善贸易平衡的作用。收入的提高则是由出口增加引起,每一次增加都是按乘数效应而增大。因此,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基本意义在于,出口对收入的增加有着关键的乘数作用,同时还能够改善经常项目收支平衡。

在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兴起的同时,弹性分析也发展了起来。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是通过对进出口商品供求弹性的分析来研究汇率变动对一国的对外贸易平衡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末,J·罗宾逊夫人、L·梅茨勒和A·勒纳等发展了早期的理论观点。其后又经F·麦克勒普和G·哈伯勒等人的努力,弹性分析才成为国际收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想说明的是在汇率和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收入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弹性分析想要说明的是在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汇率和价格的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二者都把汇率和国际收支结合起来,都是局部均衡的分析,都以抽象推理为主,当时也还缺少实证的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收支理论几乎都出自实际案例。由S·亚历山大等人创立的吸收分析出自墨西哥的经历。1948年,墨西哥出现了国际收支逆差。外汇储备的骤然下降迫使当局不能维持其货币比索原来的汇率,任其汇率下浮,并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贷款。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供职的S·亚历山大和J·波拉克等经济学家认为,墨西哥国际收支问题主要是国内财政赤字所致,因而得出了与弹性分析法迥然不同的结论:降低汇率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J·波拉克说,如果实际收入水平不变,国内投资规模也是一如既往,国际收支逆差不会因本币贬值而消失。墨西哥的事例说明一个国家总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国际收支状况之间存在着相当密切的关系。1950年,华裔经济学家蒋硕杰揭示了国际贸易怎样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国内收入的变动,以及怎样从经常账户的净差额来衡量国际贸易对于国内收入的直接影响。但最早把国民收入的支出所形成的需求命名为“吸收”的,则是S·亚历山大。他在其1952年发表的《贬值对贸易差额的影响》一文中首次介绍了国际收支吸收分析。国际收支的吸收分析,是总额供求分析的一部分,是凯恩斯经济理论的一部分,在50年代和60年代盛极一时。但是到了60年代后期,资本主义经济逐渐陷入滞胀的局面;现代货币主义流行,在国际收支理论上吸收分析也受到货币分析理论的诘难。

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最早可追溯到D·休谟的“物价——铸币流动机制”。50年代后,J·米德首先提出了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系统地提出货币分析理论的代表人物有:波拉克、H·约翰逊和R·蒙代尔等人。货币分析分成两个学派:一派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基地,产生于基金组织在针对其成员国墨西哥发生比索贬值所采取的措施过程中。1955年初,在墨西哥当局的请求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墨西哥派出了以波拉克为首的代表团。代表团认为,墨西哥迫切需要调整金融、物价和工资政策,使之同物价稳定的目标相一致;而货币政策应是限制物价上涨的主要工具,因此提出了必须将墨西哥的货币供应量和物价总指数控制在一定的幅度之内,这样才能维持比索的汇率。代表团还指出,在国内信贷与国际收支之间存在较为直接的相关性。这是货币分析的核心观点。经历过墨西哥的情况以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人员开始陆续论证和使用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在50年代中期和末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同玻利维亚、智利、哥伦比亚、危地马拉、巴拉圭和秘鲁当局进行磋商时,开始规定信贷用于一般及发展项目和预算支出的最高限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工作人员认为,控制国内信贷使之达到预期的货币需求变化的水平,就可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使国际储备的变化缩小;分析某项经济变化,诸如通货膨胀率上升或汇率变化对整个国际收支的影响,可通过研究货币账户来完成,而不必去检查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商品、劳务和资本项目的情况。货币分析法的另一个学派是在R·蒙代尔和H·约翰逊的领导下,于60年代在芝加哥大学发展起来的。这个学派的许多文章具有论战性质,其中涉及到与凯恩斯主义正统观念的明显冲突。该学派大量引用弗里德曼现代货币主义的某些结论,但坚持把其理论称为“货币的”而非“货币主义的”,以示同弗里德曼的区别。货币分析在通货膨胀严重的70年代中后期盛极一时,至今仍经久不衰。

与货币分析和吸收分析相比,战后发展起来的国际收支财政分析和新剑桥学派则是一些经济学家说明和分析经济周期等经济理论问题的副产品。财政分析理论认为,一国国际收支的是否平衡与政府部门或公共部门的财政支出密切相关,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多因政府财政赤字过于巨大和持久而造成的。新剑桥学派对国际收支的观点,类似于货币分析。不同的是,货币分析强调货币需求的稳定性,而新剑桥学派则着重对金融资产的需求的稳定性。货币分析注意全部国际收支的平衡,认为它决定于国内创造的货币供给是否与人们持有货币的需求的增加相一致;而新剑桥学派则侧重于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平衡,认为它决定于私人部门积累金融资产的欲望与公共部门的赤字。尽管两者的分析侧重点不同,其政策主张却非常相似。两派都认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起作用,货币分析理论坚持货币供给的稳定增长,新剑桥学派则主张保持预算稳定。新剑桥学派的观点同吸收分析也有一定的联系。区别在于,新剑桥学派假定私人部门的净吸收基本上是稳定的,因而国际收支的变化主要由公共部门金融地位变动所致。

无论是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还是吸收分析,都是总额供求的分析,着重货币经济部门,着重需求分析。80年代以来流行的国际收支结构分析,则把重点移到总额供给,着重实质经济部门的结构问题。

国际收支结构分析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国民经济的结构失调是国际收支发生问题的根源,这种国际收支失衡状态反过来又会加剧国民经济的恶化。因为经济增长与发展形成结构变化,也会产生结构的不相适应。例如,在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迅速增长时期,由于供应结构上的惯性,农业产量往往不能适应城市需求的增长。在不同地区或部门按不同速度增长的情况下,如果资源没有足够的流动性,这种供应“瓶颈”就会产生。在发达国家,问题在于资源不能从国际上无竞争力的商品向着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商品转移。结构失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价格调节、包括汇率变动在内,比较软弱无力,不能消除失衡现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凯恩斯主义的传统分析和货币分析理论所说的调节机制都不能纠正因结构失调而引起的国际收支问题,因而所提出的政策措施也难以奏效。

强调国际收支与国内经济增长之间的直接联系,即经济增长受国际收支情况的制约。结构分析理论认为,在发展中国家,下列情况会引起国际收支的制约:为了发展国民经济,需要有一定数量的国内投资,这种投资反过来又将导致物资的进口;要购进所需物资,需有相应的外汇;如果出口突然减少,外汇的缺乏就会引起资本货物进口的缩减和投资及经济增长率的下降。这种理论认为,问题的根源是由于经济增长的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结构特性:①依赖资本货物的进口,这是因为发展中国家并没有或很少有当地的资本品生产部门;如果要发展这个部门,国内又缺少必要的生产要素,仍然要进口那些要素商品(如高技术)。②政府当局无力(或者不愿)削减不重要的进口商品,从而腾出稀缺的外汇用于进口重要的资本品。③增加传统出口商品的规模,前景难测,也受到限制,贸易条件可能恶化。上述各点表明,发展中国家在自身的经济结构上处于困境,国际收支状况难以根本改善;其结果是这些国家难以作出合理的规划,经济会发生波动,也可能引起危机。凯恩斯主义的调整支出(所谓“吸收”)和转换支出的政策以及直接管制的政策虽可能纠正国际收支的失衡,但无法解决结构问题。货币分析理论所提出的维持货币供求平衡的政策也同经济增长的要求并不一致:60年代,国际收支对经济增长的阻碍,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都有发展。

可以想到,结构分析理论会主张从调整结构来解决国际收支问题。但理论和政策上都还不成系统。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采用严厉的保护主义措施和内向型政策,与此有关。批评这些政策的人们认为,这些政策措施的代价太大而且行之无效;这些国家和地区不顾经济结构的落后,都建立了制造业基地,但效果不佳。对结构分析的理论框架也有一些批评:①对发展中国家适应比较利益的变化向出口部门转移资源的能力过于悲观。②低估了价格机制对转移资源的有效程度。③对于国内外生产要素投入之间替代可能性估计不足。此外,货币分析理论也重新强调合理增长目标的需要,并且把货币稳定性作为维持一个满意的国际收支情况的先决条件。

国际金融领域的理论层出不穷。这再一次表明:国际金融是历史范畴;这一领域中理论或政策的变化,都由于经济现实的变化和发展。要从现实问题和理论发展的关系中把握其线索和主要观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