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货币市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华金融辞库》第1164页(880字)
亦称“欧洲境外货币市场”。在欧洲某一货币发行国境外进行的该国货币存储与贷放的市场。当非居民存户将美元资金以存款形式存放在美国境外的其他国家商业银行或美国商业银行分行时,就形成了境外美元。银行吸收境外美元后要进行贷放,于是就形成了境外美元市场。由于最初这种市场是以伦敦为中心的欧洲各国际金融中心经营,所以叫作欧洲美元市场。但以后随着市场规模和经营范围的不断扩大,其名称的含义也在发生变化。在区域概念上,市场范围先是由英国的伦敦扩展到巴黎、苏黎世、法兰克福等欧洲其他国家的金融中心,后来又扩展到欧洲以外的其他金融中心,如亚洲的新加坡、香港、东京,拉美的巴哈马、开曼群岛;在货币概念上,也不限于境外美元了,任何可自由兑换的货币都能以欧洲或境外的形式存在,如欧洲马克、欧洲英镑、欧洲日元,等等。因而欧洲美元市场渐渐地变成欧洲货币市场,欧洲也不是地理意义上的欧洲,形成了“境外”的含义。欧洲货币市场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战后世界经济和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国际分工以及生产的国际化和资本流动国际化的发展,使得传统的国际金融市场不能满足需要,借贷关系必须进一步国际化。其直接原因:东西方的冷战;英、美等主要西方国家的资本流动控制;汇率波动和金融市场动荡;美国的巨额国际收支赤字;欧洲货币市场自身的特点,如不受任何国家法规所制约,资金成本低廉。欧洲货币市场的资金数额庞大,货币应有尽有;筹资者既不受所在国管制的困扰,也无受贷者给予政治依附地位的远虑;借款简便灵活,效率高;市场利率结构独特,存款利率相对较高,放款利率相对较低,竞争激烈。欧洲货币市场的积极作用,在于通过实现国际金融市场的全球一体化,使国际金融市场的各方面有利因素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大大促进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经济增长。但消极作用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加剧主要储备货币之间汇率的波动幅度,增大国际贷款风险,冲击国内货币改革等等。所以,70年代以来,主要国家开始设法对其加以管理。1988年达成的《巴塞尔协议》便是一个有力的管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