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华金融辞库

货币中性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华金融辞库》第1594页(2832字)

关于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问题的一种理论。货币面纱观的又一种表述,也是货币数量论的一个基本命题一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仅影响经济中的价格水平,而不对相对价格体系进而对实际产出水平产生影响一的简述。

货币中性论的思想可以追溯到货币数量论的早期陈述,例如D·休谟在1752年的着作《货币论》、《利息论》和《贸易平衡论》中的经典论述。而货币中性论的术语则是由瑞典经济学家K·魏克赛尔在分析经济均衡问题时最先提出来的。V·哈郁克、D·帕廷金、约翰·G·格利和爱德华·S·肖以及卢卡斯等人都是货币中性论的主要代表。

货币中性论是与货币非中性论相对的一种理论。其基本观点是:

①判断一个特定模型中货币是不是中性的最普通的标准是确定名义货币供给量变动给均衡带来的影响。如果在由名义货币供给变动所引起的最初均衡破坏以后,新的均衡是在所有的实际变量的数值和货币供给变动之前相同时而达到,货币就是中性的。否则,货币就是非中性的。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区别在于:名义货币供给量的变动是只引起绝对价格水平的同比例变动;还是要引起均衡的相对价格和利率的变动。因为相对价格或利率的变化包括了消费或投资方式的变化,而绝对价格水平的变动却不会改变经济中的实际变量(包括货币余额的实际价值)。

②长期货币中性的基本前提假设是无货币幻觉,即货币量值的变化并不影响真实量值的变化。D·帕廷金指出,在借贷经济中,在预算约束下谋求效用最大化的无货币幻觉的个人的需求函数,取决于相对价格、利率和初始财富(包括实物资本、证券资本和货币余额)的真实价值。当货币数量增加时,以该货币表示的每种商品的价格(以及总价格水平)、负债额、初始拥有货币的名义价值都将随货币数量的增加而同比例变化,而相对价格、利率和初始财富的真实价值都不受影响。这就是说,需求函数对货币价格和初始金融资产(包括货币)数量有零次齐性。从长期来看,货币是中性的,货币数量的变化不会影响经济体系中的任何质变量,包括相对价格、利率、货币余额的真实价值以及各商品的产出。而且,由货币数量增加引起的短期均衡,将在长期内以如下方式重新分配货币数量,相对于每个个人在初始均衡状况下所持有的货币量而言,使每个人货币持有量出现等比例增长。

③短期货币非中性。从短期来看,价格不可能立即随货币数量的变动而同比例地变动。相反,各类价格会以不同的比率对某种货币变化作出反应,进而影响相对价格体系并对就业和产出产生影响。更为重要的是,价格水平的变化会造成实际收入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分配的变化,价格的骤然下跌会导致债务人的大批破产,对国民经济产生有害的影响。短期货币非中性是凯恩斯主义货币理论的一个基本特点,这一特点产生于下述论断:在经济中存在大量失业的状况下,价格并不随货币数量增加而同比例上涨,由此而造成的实际货币数量的增加将导致利率下跌,并因此而使投资和国民收入水平增长。短期货币非中性也是现代货币主义者的基本信条,M·弗里德曼指出:在短期内,如5~10年间,货币变动会主要影响产出;另一方面,在几十年内,货币增长率则主要影响价格。

④稳定货币政策的中性。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只有未预期的货币变化(即不稳定的货币政策)才对经济具有实际影响。如果公众预计到政府会在它预定的货币政策框架内采取行动,那么,这种政策也将是中性的:即货币政策体系的组成部分都不会影响经济体系中的任一变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从系统的货币政策观点看,甚至连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也会是垂直的。G·格利和S·肖则认为,在静态均衡分析中,当一切货币都是“内在货币”或者在初始经济中,一切货币都是“外在货币”时,货币是中性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实际变量不产生任何影响。但是,若同时存在“内在货币”与“外在货币”时,以及由现金存款比率或银行准备金存款比率变化引起“内在货币”与“外在货币”间比例的变化时,其货币政策的作用将不是中性的。

货币供给增加的方式不同,其政策作用也不尽相同。若货币供给增加是由政府一次性赤字产生,即造成国民经济中总的金融资产一次初始的净增加,则货币政策作用效果是中性的。若货币供给增加是通过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形成的(以致在开始,总的金融资产不变),则均衡利率将下降,货币就其作用而言将不再是中性的。但是,如果私人部门完全预料到并贴现未来政府债券所需的赋税额的话(这种情况下,债券就不是净财富的一部分),货币中性也可能出现。

⑤经济均衡增长模型中的货币超中性。在一个增长的经济中,货币供给增长率变化在长期是否中性的问题是货币的“超中性”或“超级中性”要探讨的问题。与静态均衡模型所不同的是,动态均衡模型必须考虑人口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假设,货币供给以一种相应的速率增长,以便在任一静态经济中保持一个不变的人均实际货币量。那么,经济稳态扩张所带来的通货膨胀稳态扩张,是否会使持有实际余额的成本增加而降低人均资本、人均产出与实际利率的实际值呢?除此以外,货币供给变化的长期中性或超中性是否将不会影响国民经济中其他稳态的实际变量呢?I·费雪认为,只是由于缺乏对未来的准确预期才妨碍了超中性的出现,如果存在这种预期,名义利率将会上升,以抵消通货膨胀的影响,使实际利率不变。J·托宾则认为,通货膨胀率上升将普遍引起私人部门改变其资产组合的构成:改变实际货币余额,增加物质资本,从而使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的稳态值增加,并因此(通过报酬递减率)使实际利率值下降,以致超级中性不会出现。J·托宾的基本前提假设是储蓄率为常数。为此,D·帕廷金和利夫哈里指出,如果假设储蓄率与资本收益率和实际货币余额呈正相关关系,即正向取决于实际利率和通货紧缩率,则通货膨胀率的增加将降低稳态储蓄,并因此减少人均资本的值,因而实际利率将上升。同样,如果将实际货币余额直接引入生产函数中,通货膨胀率的增加将减少这些余额,因为那降低的稳态人均产出和储蓄足以抵消对人均资本值的正向替代效应,因而导致日后的下降。D·帕廷金还通过其四市场宏观经济模型来分析货币中性必须具备的条件,并指出,货币扩张率的上升改变了总体经济的均衡位置,而四市场的相互依赖性使整个经济系统并非超中性。结论是:长期超中性的基础是不存在的,因为名义货币供给增长率的变化,以及因此通货膨胀率的变化普遍使实际余额的长期均衡水平改变;如果在这些余额与国民经济中其他实际变量之间存在足够的替代途径的话,那么,这些变量的长期均衡水平也将受到影响。

上一篇:货币面纱观 下一篇:中华金融辞库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