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华金融辞库

货币数量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华金融辞库》第1604页(1731字)

关于货币数量与物价水平关系的一种理论。

货币数量论产生于16世纪欧洲的“价格革命”。1568年,法国早期重商主义者让·波丹在《答来特劳先生自相矛盾的议论,关于一切物价上涨及其救治方法》一书中,将16世纪欧洲大陆的物价飞涨直接归咎于南美大量金银的流入。1581年,英国重商主义者海尔斯与斯塔福德也在他们的《对话集》中,把“有无数的金银从东印度群岛和其他国家搜集得来”作为欧洲大陆物价上涨的“十足可能的原因”。显然,将欧洲大陆的物价波动与美洲大量金银流入相联系,是最早的货币数量论思想。

17世纪末到18世纪,货币数量论有了很大的发展,洛克、休谟等诸多学者都对货币数量与一般物价水平的关系问题有过众多的论述。而约翰·希里斯科则最先尝试将货币数量论的基本命题用数学公式加以表述。1694年,他在《关于近期公债……讲演》一书中,将可使用的货币数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存在某种关系的思想表述为贵金属存量与所交易的商品价值之间的某种关系。然而在希里斯科的方程中没有关于货币流通速度的变量,显然他是没有认识到流通速度的作用。1771年,享利·劳埃德在他的《论货币理论》中,也提出了一个类似的方程。但遗憾的是,劳埃德方程中也同样忽略了货币流通速度的作用。

19世纪初,诸多学者对流通速度在货币数量与物价水平的关系中的作用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论述。有:克劳斯·克伦克的《实物租税制及其作用效果的研究》(1804年);约瑟夫·兰的《政治算术原理》(1811年);卢卡·塞缪尔·卡纳茨的《政治经济学讲义》(1813年)以及塞缪尔·特纳的《致赖特·霍恩、罗伯特·皮尔的一封信》(1819年)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840年,约翰·卢伯克在他的匿名着作《论通货》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较早期数量方程式更复杂的方程,并指出,可使用的货币数量的不同成分的流通速度存在着差异的可能性。显然,这种可能性使货币数量变得复杂化,也使货币数量与物价水平的关系变的复杂化。19世纪中叶,勒瓦瑟、鲍恩、罗雪尔和劳等人也都提出了不同的数量方程式。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数量方程式的不断完善,货币数量论也逐渐形成较完整的理论体系。1885年,美国学者纽康芒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首次将货币数量论的基本命题表述为:

1907年,甘末尔在其听着的《在与一般物价的关系下的货币与信用工具》一书中,将纽康芒的公式演变为:

式中,m为货币数量;为货币周转率;n为交易的商品数量;e为商品周转率;p为一般物价水平。

1911年,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出版《货币的购买力》一书,提出了着名的交易方程式:

式中,M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V为货币的流通速度;P为一般物价水平;T为社会总交易额。

交易方程直观地表示了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与一般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成为最具有代表性的货币数量方程式。之后,剑桥学派的经济学家马歇尔、庇古等人针对交易方程只注重流通中货币数量与物价水平的关系这一局限,提出应着眼于人们当作备用购买力的现金余额来研究货币余额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剑桥学派经济学家的这一观点被表述为着名的剑桥方程式:

M=KY或M=KPy

式中,M为货币余额;K代表以货币形态持有的备用购买力占社会总收入的比例;Y为社会名义总收入;P为物价水平;y为社会实际总收入。

这样,剑桥方程将货币数量论直观地表述为货币存量与名义国民收入间的直接关系。交易方程和剑桥方程的建立,标志着货币数量论已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交易方程和剑桥方程也逐渐成为货币数量论的一般表达式,其影响一直流传到今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