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
书籍:中华古文明史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浙江古籍出版社《中华古文明史辞典》第231页(428字)
书名。
①通称先秦时代各国编年体史书。相传西周王室和诸侯国史官着有《周春秋》、《燕春秋》、《宋春秋》、《齐春秋》、《鲁春秋》等,其为数众多,后世因有“百国春秋”之称。
②用以称先秦的记载诸子事迹、思想的典籍。如《晏子春秋》、《虞氏春秋》等。
③秦汉以后亦用以称非编年体史书,如西汉陆贾的《楚汉春秋》、东汉赵晔的《十六国春秋》等。④指《春秋经》。
十二篇,编年体。记述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史事。内容涉及周王室及当时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活动及一些自然现象,如日食、地震、天灾等。相传为孔丘根据《鲁春秋》改订而成,乃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亦是儒家主要经典之一。叙事极简扼,每条最多四十七字,最少仅一字,然不免过当。其以“正名”为指导思想,亦颇有消极影响。
为其注解成传者主要有左丘明所撰《左氏传》,战国公羊高、穀梁赤(赤亦作喜、嘉、俶、寘)所撰《公羊传》、《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上一篇:清史稿
下一篇:中华古文明史辞典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