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浙江古籍出版社《中华古文明史辞典》第303页(186字)
隋唐*燕乐大曲的一种。
源于东晋及南朝梁的法乐,并用于佛教法会。隋时始称法曲。所用乐器为铙、钹、钟、磬、箫、琵琶等,演奏时次第进入合奏。初唐时,设有法部。
玄宗时,设*梨园创作和排练法曲,着名的有《霓裳羽衣曲》等,并培养少年乐工。中唐后法曲渐衰。
宋时,教坊四部中仍专设法曲部。其曲式结构与一般燕乐大曲无区别,以风格淡雅为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