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浙江古籍出版社《中华古文明史辞典》第351页(263字)
亦作茅山派。
道教派别。相传西汉景帝时,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于句曲山(在今江苏句容)修道成仙,后世道教因称句曲山为茅山,尊茅盈等为三茅真君,其派称茅山派。
其派主修《上清经》,兼奉《灵宝经》等,以元始天尊、太上大道君、太上老君等为最高神,以符箓驱鬼召神,治病镇邪,兼修辟谷(不食五谷)、导引、炼丹。
隋唐时,以王远知、司马承祯等为代表人物。北宋时,茅山与龙虎山(天师道)、阁皂山(灵宝派)并为传箓中心,称三山符箓。元以后,并入正一道。
一说为南朝梁陶弘景于茅山创立,与上清派合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