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浙江古籍出版社《中华古文明史辞典》第362页(228字)

又作“除夜”,俗称“年三十夜”。

指农历一年中最后一天的晚上,也指一年的最后一天。古时于腊日或腊前一日有击鼓驱疫之俗,谓之逐除,遂有除夕之称。

汉以后逐除之俗改在除日,谓之驱傩。举行驱傩仪式时,驱傩者戴假面,装神而行,以此驱祟。

除夕中最重要的习俗是吃年夜饭,又称吃团圆饭,北方地区多吃饺子,南方地区则多吃、肉、粉条、长生果等,取意“年年有余”。守岁相传始于两晋。另有分岁、辞岁、发压岁钱、放爆竹、贴门神诸俗。

上一篇:中秋节 下一篇:中华古文明史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