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浙江古籍出版社《中华古文明史辞典》第402页(222字)
亦称铠、铠甲、玄甲。
古代防卫器具。与胄、盾并称三革。形状如衣,防枪刺箭射。相传为夏少康时创造。
初以皮革制,商周时始有铜制。战国以后出现铁甲。
入汉,种类增多,形制各异,适体而坚固,箭射不透,但分量较重。唐时,甲之制有十三种,除铁甲、皮甲外,另有绢布甲。宋明时,制甲精美坚固,其布甲以布绸作表里,中敷铁叶、棉花,外钉铜钉,轻便坚韧。
清中叶,甲已不能防御枪炮弹片袭击,遂成为阅兵时装饰品,渐遭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