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
出处:按学科分类—交通运输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交通大辞典》第73页(754字)
又称“铁道”。一种专供特定轴距的机车牵引车辆组成列车、循轨行驶的陆上交通道路。由路基和线路上部建筑包括道床、轨枕及保持规定轨距的两条钢轨构成。牵引用的机车有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和燃气轮机车等。车辆分客车、货车及特种用途车。根据轨距的大小不同,可分为标准轨铁路(轨距1435mm),宽轨铁路(轨距大于1435mm),窄轨铁路(轨距小于1435mm)。根据区段内铺设铁路线路的数量,可分为单线铁路,复线铁路,多线铁路。根据属性可分为国家铁路,地方铁路,企业专用铁路和铁路专用线。根据容许行车的速度,可分为高速铁路(容许最高行车速度为350km/h),准高速铁路(容许最高行车速度为160km/h),一般速度铁路(容许最高行车速度为140km/h)。根据钢轨每延米的重量,可分为重轨铁路(钢轨每延米重量在43kg及以上),轻轨铁路(钢轨每延米重量在43kg以下)。根据适应远期运输能力所采用的不同建筑标准,可分为一级铁路(远期运输能力达到或超过年800万吨),二级铁路(远期运输能力达到或超过年500万吨),三级铁路(远期运输能力小于年500万吨)。中国最早通车营业的铁路是1876年英商怡和洋行在上海擅自修筑的吴淞铁路(窄轨),1877年被请政府赎回拆除。1881年筑成的唐胥铁路(唐山至胥各庄,今京沈铁路的一段),是中国第一条标准轨铁路。“铁路”和“铁道”两个词虽然指的是同一事物,但是在使用习惯上存在细微的区别。大多数具体铁路线,如“津浦线”、“京广线”等均称“津浦铁路”、“京广铁路”而不称铁道。相对一些层次较高的机构,多称铁道,如“铁道部”、“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大学”等,而较低层次的则多称铁路,如“铁路局”、“铁路分局”、“铁路中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