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自然性
书籍:社会历史观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22页(650字)
人的自然属性,即人得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和本能。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然属性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而是依附于人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的。
在马克思主义以前,旧唯物主义者在探讨人的本质时,批判了唯心主义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精神的观点,主张对现实的人进行观察,在把人看成是自然的存在物的基础上探求人的本质。
这是正确的。但是,他们用自然主义的眼光来观察人,过分强调了人的生物特征和本能,认为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本性。
例如,有人把吃、喝、性行为等看成是人的本性;费尔巴哈把追求幸福的欲望和男女之间的性爱当作人的永恒不变的本质,这是人本主义的。
马克思批评了这种观点,认为“吃、喝、性行为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如果使这些机能脱离了人的其他活动,并使它们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那么,在这种抽象中,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4页)。例如,马克思说,男女之间的关系是人和人之间最自然的关系,一方面,这种关系表明人的自然的行为在何种程度上成了人的行为,或者人的本质在何种程度上对人说来成了自然的本质,他的人的本性在何种程度上对他说来成了自然界;另一方面,这种关系还表明,“人具有的需要在何种程度上成了人的需要,也就是说,别人作为人在何种程度上对他说来成了需要,他作为个人的存在在何种程度上同时又是社会存在物”(同上书第119页)。
上一篇:人的本能
下一篇: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