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生产理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271页(1087字)

关于物质生产和人自身生产之间相互关系及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理论。

两种生产理论是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提出来的。他指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

一定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页)。

在这里,恩格斯把两种生产及其相互作用的理论当作唯物主义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基本观点。

物质生产与人自身的生产一起构成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们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共同制约着社会制度及其发展。

生产力愈不发展,劳动产品的数量、从而社会财富愈受限制,社会制度就愈在较大程度上受血族关系的支配。人类社会的早期,亲属关系就对一切蒙昧民族和野蛮民族的社会制度起了决定作用。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社会不再以血族团体为基础,而是以由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不同而产生的阶级对立为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制度,也制约着人类自身生产的状况。不仅人类增殖的条件是由社会的生产方式和分配制度决定的,而且家庭制度也是由所有制支配的。总之,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生产方式更替的历史。

人自身生产又是物质资料生产得以进行的第一个前提。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在任何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物质生产都必须以一定的人口数量为基础。人口过多,生产满足不了人口消费和就业的需要,也会影响物质生产的发展。

总之,人口的数量、质量、密度、构成以及增长速度等,都从不同方面对物质资料生产有直接影响,起着有利或不利的作用。尽管人口因素不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但是它作为一种经济因素,通过对物质生产发展的制约作用,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恩格斯关于两种生产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制约着一定的社会制度的理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实意义。我国人口过多,生产力不发达,人均资源相对贫乏,必须实行计划生育,严格的控制人口增长率,使人自身的生产同物质生产的发展协调一致,才能实现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

上一篇:劳动人民 下一篇:技术革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