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基本问题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480页(4159字)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亦称哲学的根本问题或哲学的最高问题。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对哲学基本问题作了科学的表述,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19页)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或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亦即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
哲学家依照他们对这个问题如何回答划分成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两个基本派别、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凡是断定思维对存在、意识对物质说来是本原的、第一性的,而存在对思维、物质对意识说来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派别,即断定思维先于存在,意识先于物质,而存在、物质是思维、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唯心主义阵营。
相反,凡是主张存在、物质是第一性的,思维、意识是第二性的,断定存在、物质是世界的本原,而思维、意识是由存在、物质所派生的,都属于唯物主义阵营。划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即对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是第一性的本原的、何者是第二性的派生的不同回答。
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标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这两个概念,只能在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是第一性的本原的、何者是第二性的派生的意义上加以使用,而不能在别的意义上加以使用,否则就会造成混乱。
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即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意识,包括人的感觉、观念、意志、心灵等等看作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认为人的意识不是外界事物的反映,而是自己头脑中固有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人的感觉、观念等主观意识的产物。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虚构的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认为万事万物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和表现形式,是“客观”精神所派生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是唯心主义内部的区别,它们对于意识、精神的具体解释虽有所不同,但本质是完全一样的,在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上,都主张思维、意识第一性,存在、物质第二性,都是反科学的。
唯物主义在自己发展的历史上主要经历了三种形态,即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朴素唯物主义亦称自发的唯物主义,初期的朴素唯物主义,用某一种或几种具有实体形态的物质来说明宇宙万物。朴素唯物主义往往和朴素辩证法结合在一起。朴素唯物主义是依据直观经验和比较粗浅的自然知识所作的理论概括,缺乏科学论证和严密的逻辑体系,带有猜测的成分,具有直观性的特点。
机械唯物主义,亦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它是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和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而产生的,是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反对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思想武器。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发展的高峰,其主要代表是拉美特里、狄德罗、霍尔巴赫、爱尔维修等。
机械唯物主义虽然也包含某些辩证法因素,但机械性、形而上学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而且在社会历史领域仍然持唯心主义观点,是不彻底的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所创立的科学唯物主义体系。它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经验和自然科学新成就,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特别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的基础上创立的。它的产生是哲学上的伟大革命变革。
它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结合起来,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的缺陷;它把唯物主义原则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建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唯物主义的最高形式和科学形态。它公然申明自己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解放事业服务;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并接受实践的检验。
它既有高度的革命性,又有严格的科学性,是在实践基础上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它不但科学地说明世界,而且指导人们正确地改造世界,并且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除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这两种根本对立的回答外,还有另一种回答,即二元论。
它认为物质和意识是两个独立的、互不依赖的本原,二者互不相属,没有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区分。二元论是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哲学派别,最终往往倒向唯心主义。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是二元论的着名代表。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是思维能否反映存在,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恩格斯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还有另一个方面: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1页)对于这个问题,绝大多数的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哲学家和唯心主义哲学家都做了肯定的回答。
但是,二者的回答有着原则区别,唯物主义是在承认思维是存在的反映的基础上承认客观世界是可认识的;唯心主义则把客观世界看作是精神的产物,认为认识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认识。在哲学史上,有一些哲学家否认世界的可知性,或者至少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在近代的哲学家中休谟和康德就属于这一类。他们是哲学史上不可知论的主要代表。
对不可知论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
哲学基本问题的提出和进一步明确,有一个历史过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古老的问题。
在远古时代,人们关于灵魂和肉体、神和人间世界的观念,就是这个问题的萌芽。“但是,这个问题,只是在欧洲人从基督教中世纪的长期冬眠中觉醒以后,才被十分清楚地提了出来,才获得了它的完全的意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0页)在欧洲,随着中世纪宗教神学统治的崩溃而出现的近代唯物主义哲学,一开始就尖锐地向教会提出:“世界是神创造的呢,还是从来就有的?”这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较为明确的表达形式。近代哲学发展到德国古典哲学,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便进一步以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形式表述出来。黑格尔认为思维是先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一种精神,它是一切事物的本原,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基础。同黑格尔相反,费尔巴哈则认为自然界是唯一的现实世界,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而思维则是人脑的产物,思维和存在的真实关系只能是这样的:“存在是主体,思维是宾词。”唯心主义和宗教却把二者颠倒了过来。费尔巴哈虽然没有完全科学地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却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哲学基本问题原理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材料。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科学规定,正是通过总结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而作出的。
马克思主义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它是揭示哲学发展规律的指南。
哲学基本问题是任何哲学家和哲学派别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哲学战线上的斗争历来都集中在这个问题上。只要以哲学基本问题为准则,就能在错综复杂的哲学斗争中,发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军对战的基本线索,揭示哲学发展的规律性,而不为哲学斗争的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
第二,它是揭露一切形式的唯心主义的理论武器。现代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哲学的许多流派,为了掩盖其唯心主义实质和消极、反动的社会作用,总是极力否认和抹杀哲学基本问题,打出“无党派性”的幌子。
它们的手法多种多样,但最主要的是宣布哲学基本问题已经“陈旧”、“过时”,把自己装扮成超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上的“最新的”、“科学的”哲学。只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对这些哲学流派进行深入剖析,就可以揭露其唯心主义本质,对它们进行有力的批判。第三,哲学基本问题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它是实事求是路线的哲学基础,对各种实践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是各种实践活动中具有普遍性的根本问题。
从客观实际即客观存在出发,还是从主观愿望即思维出发,反映了两条根本对立的思想路线,关系到革命和建设事业及一切工作的成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提出并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理论的运用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是同哲学的党性原则紧密相关的,其实质就在于强调,任何哲学体系都不可能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或凌驾于其上;就其出发点和基本倾向来说,任何哲学不论其表现形式和具体特点如何,都不可避免地分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两大派别,两大阵营,都有自己确定的党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必须坚持哲学的党性原则,反对形形色色的哲学基本问题“过时”论、“超越”论。
哲学基本问题是历史观基本问题的理论基础,历史观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则是哲学基本问题在历史观领域中的具体表现。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不仅对于揭示哲学发展规律、揭露各种唯心主义流派的实质和指导实际工作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深刻理解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唯心主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