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520页(1154字)
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货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现象。
通常表现为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用通货膨胀率,即以当年的物价指数与上一年的物价指数的比率来表示。有时候,由于政府对价格的直接管制,通货膨胀不能公开表现出来,即不能通过物价指数反映出来,这种情况叫做隐性通货膨胀,其具体表现是大量的购物排队、配额、黑市交易猖狂,反映了商品相对于购买力的稀缺。一旦放松或取消价格管制,就会立刻出现物价普遍上涨,即公开的通货膨胀。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通货膨胀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资产阶级把它作为掠夺人民和“反危机”的一个重要手段,其结果是加深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新中国成立以后,曾经出现过几次通货膨胀,其中1984年至1989年8月,这一次比较严重。
从1987年起,通货膨胀逐步升级,1988年通货膨胀率为18.5%,1989年1-8月为22%以上。这种情况的出现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特别是当时决策上某些方面的偏差,导致经济过热,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急剧扩大,消费需求增长过快,社会总需求大大超过社会总供给。
社会总需求膨胀,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靠国民收入超分配来维持的。在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供给和国民收入超分配的情况下,整个国民经济只有靠财政赤字、发行货币、大量举债来支撑,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出现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不仅给中国现阶段经济的发展是造成严重危害,而且带来许多社会不安定因素,容易引起社会动荡,因此必须对它进行治理。在我国治理应遵循的指导思想是:要正确认识货币与经济的关系,坚持稳定通货的方针;坚持财政收支平衡思想,抛弃“赤字无害论”;保持合理的生产速度,防止经济过热;居民收入增长必须和国民收入增长相适应。
从采取的政策措施来看,其主要内容包括:应坚持综合治理原则,从供给、需求、结构三个方面利用经济杠杆和多种政策手段来实现供求平衡;在短时期内应坚持以紧缩需求为主的政策,控制货币供给,减少消费和投资,压缩总需求的规模,降低经济发展速度,这是“治标”;从长期发展考虑,必须通过建立高效的企业经营体制、平等的市场竞争和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来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有效供给,这是“治本”。由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1989年控制物价总水平上升幅度,已取得较好成绩。1989年全国零售物价总水平上升17.8%,略低于上年18.5%的幅度。特别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类价格只上涨了16.2%,明显低于上年23%的水平。
1990年,我国物价趋于平稳,涨幅仅为2.1%,这对于稳定经济、稳定人心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