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黑格尔主义

书籍:社会历史观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08 09:34:10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579页(1310字)

19世纪60年代产生、19世纪末20世杨上半叶流传于西欧和美国的各种复兴黑格尔哲学的思潮的总称。

它最早形成于英国,1865年,苏格兰人斯特林从德国考察回国后发表了《黑格乐的秘密》,这是新黑格尔主义在英国露头的标志。真正奠定英国新黑格尔主义基础的是津大学道德哲学教授格林,他反对经验派强调事物的个体性和彼此外在性,强调事物只有处于关系中才能存在,并强调要对世界作整全的解释,即当作精神性的绝对。

除格林外,英国新黑格尔主义的代表人物还有:爱·凯尔德、约翰、凯尔德、布拉德雷、鲍桑葵,其中后两人比较重要。布拉德雷认为,思想所把握的关系中的事物都是现象,只有绝对经验才能达到实在,实在就是绝对。鲍桑葵试图把整体和个体、实在和现象结合起来,强调实在是具体的普遍。英国的新黑格尔主义从1903年摩尔发表《驳斥唯心主义》后迅速衰落。

美国新黑格尔主义的兴起大致与英国同时,1867年,英国的哈利斯在其主编的《思辨哲学杂志》上开始介绍黑格尔哲学,并创立了“圣路易学派”,宣传黑格尔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哈佛大学教授罗伊斯把黑格尔的绝对唯心主义与美国的人格主义及实用主义结合起来。

他是美国新黑格尔主义的最大代表。罗伊斯以后,美国的新黑格尔主义逐渐为其它哲学流派排斥,直到20世纪中叶,出现了以布兰夏德和缪勒为代表的新一代美国新黑格尔主义者,但此时它的影响已不是很大的了。

德国和意大利的新黑格主义运动是在20世纪初英美该思潮走向衰落之时兴起的。在德国,第一批新黑格尔主义者是从新康德主义转变过来的,其中有文德尔班、那托尔料、卡西勒、李伯特等。

20-30年代,德国新黑格尔主义进入鼎盛时代,其主要代表有:克朗纳、格洛克纳、拉松等人。意大利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克罗齐和金蒂雷。德意的新黑格尔主义思想比较适合法西斯反动势力的需要,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盛行不衰。

二次大战后,新黑格尔主义在法国也开始流行,出现了以华尔、科势夫、伊波利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的新黑格尔主义。

新黑格尔主义代表人物众多,政治态度并不一致,他们的学术观点也有差异。但他们有一些共同之处。新黑格尔主义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点:(1)改造黑格尔关于“绝对”的概念,用主观唯心义代替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他们把黑格尔的客观精神与个人的主观经验、意志、情感、思想融汇在一起,把黑格尔哲学同康德哲学、贝克莱的唯心主义、人格主义和实用主义结合在一起,认为“绝对”是无所不包的感性经验的总体。

(2)强调本能和直觉,把黑格尔的理性主义描绘成非理性主义,把黑格尔关于认识世界的能力说成是本能和直觉,认为理性无能而本能和直觉万能,夸大了黑格尔哲学中的神秘主义因素。(3)利用和改造黑格乐的辩证法,代以诡辩论和形而上学。(4)发挥了黑格尔关于国家和社会理论的消极方面,对社会历史作了主观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解释,否认社会发展规律的存在。他们还鼓吹国家至上,抹煞国家和法的阶级本质,强调个人对国家的服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