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华民国史辞典》第20页(253字)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由京剧演员潘月樵、夏月润等与上海民族资本家、信成银行协理沈缦云集资建成。
场址初设上海南市十六铺,后多次迁移。以演出京剧为主,兼演文明戏。
它第一次改旧式茶园为新式剧场,废弃旧剧场中泡茶、递手巾等积弊。第一次将灯光布景运用到戏曲舞台,改称伶人为艺员,拒不应唱堂会,提高了艺人的社会地位。
民国初年,演出了不少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时装新戏,《潘烈士投海》《黑奴吁天录》《中国国会万岁》等都很有影响。1924年,剧场改建民房出售,演出班底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