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华民国史辞典

中国农工民主党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华民国史辞典》第73页(640字)

简称“农工党”。

爱国民主党派之一。前身为1930年8月创建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邓演达任中央干部会总干事。

出版有《革命行动》半月刊和《革命行动日报》。

秘密进行推翻南京国民政府,复兴中国革命的斗争。1935年11月,改名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黄琪翔当选为总书记。提出了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团结全国,对日作战,解决土地问题,实行民主等项主张。

七七事变后,由地下转为公开活动,推举章伯钧为总联络人,并在武汉创办了《前进报》和《抗战行动》旬刊。1941年3月,参与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抗日战争胜利后,又积极参加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的斗争。在1947年2月召开于上海的第四次全国干部会议上,决定改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选举章伯钧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彭泽民为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

会议发表宣言,呼吁“全国同胞及民主党派共同推进团结,实现和平统一,建立独立富强之中国”。1948年5月,与其他民主党派联名通电,响应中国共产党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五一”号召。

1949年1月,章伯钧等和其他民主党派领导人、无党派民主人士联名发表《我们对时局的意见》,宣布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年9月,农工党的代表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制订《共同纲领》,选举中央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工党成为以知识分子,特别是医药卫生、科技界知识分子为主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