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华民国史辞典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华民国史辞典》第95页(431字)

简称“抗大”。

前身为1936年6月1日在陕北瓦窑堡成立的红军大学。旋迁保安,1937年1月迁延安。七七事变后改今名。直属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以训练抗日救国军政人才为宗旨。学员主要从部队抽调,并招收由全国各地奔赴陕北的知识青年。校址设延安。

毛泽东任教育委员会主席,林彪任校长。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为教育方针,“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为校风,“理论联系实际”为学风。

学习内容有克思列宁主义基础知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民运工作、游击战、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等。

1939年7月总校迁太行山区,并先后在晋东南、晋察冀、山东、延安、淮北、苏北、晋绥、淮南、苏中、鄂豫皖等抗日根据地建立分校十二所。

抗战八年间,共培养了二十余万军政干部。抗战胜利后,各个解放区以抗大为基础,先后设立了军事政治学校。

1945年10月,抗大总校迁到黑江省北安,不久转到齐齐哈尔市,改名为东北军政大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