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社
书籍:中华民国史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华民国史辞典》第371页(610字)
全称“中华民族复兴社”。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为巩固其统治,从11月起多次召集黄埔系学生开会,效法墨索里尼和希特勒,筹建法西斯组织。1932年3月初,以“复兴中华民族”为旗号,于南京励志社会堂正式成立复兴社。蒋介石兼任社长,设立由贺衷寒、酆悌、滕杰、周复、康泽、桂永清、潘佑强、郑介民、邱开基等九人组成的中央干事会。
先后由滕杰、酆悌、贺衷寒、刘健群、康泽等任书记长。
下设书记、组织、宣传、军事、训练、特务等处;候补干事戴笠任特务处长,直隶蒋介石。4月1日成立秘密核心组织“三民主义力行社”(简称“力行社”),社员均为经蒋亲自批准的骨干人员,约三百人。
旋又建外围组织“革命青年同志会”和“革命军人同志会”。1934年再建“中国革命同志会”、“忠义救国会”和“中国文化学会”等,由复兴社、力行社骨干负责。
复兴社主要骨干有“十三太保”之称。各省市设分会,机关团体设支会,小组为基层组织。
主要在国民党和军队内部,以及社会、青年学生中进行特务活动。尤以军队为重点,除反共之外,监视各级部队长。
对青年普遍实行军训,灌输法西斯独裁理论,维护蒋介石专制统治。与CC系矛盾很深。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民主舆论的压力下,复兴社于1938年解散,成员并入三民主义青年团,其骨干则成为三青团中央和地方的重要干部。但戴笠所控制的特务处改为“调查统计局”,隶属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简称“军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