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华民国史辞典

梁漱溟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华民国史辞典》第449页(711字)

【生卒】:1893—1988

【介绍】:

广西桂林人,生于北京。

原名焕鼎,字寿铭。早年倾心康有为、梁启超的政治主张。1911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投身辛亥革命。

顺天中学堂毕业后,任京津同盟会机关报《民国报》编辑兼记者。

1916年任司法总长秘书。次年10月起,任北京大学印度哲学讲席。

1922年发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宣传“生命哲学”,提出东西文化比较观,认为“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强调中国是“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特殊社会形态,必须从农村入手,以教育为手段来改造社会,不赞成用暴力革命解决中国社会问题。

1924年辞离北大,赴山东主持曹州中学高中部。1928年任国民党广州政治分会建设委员会主席。

次年到河南辉县筹办河南村治学院,任教务长并接办北平《村治月刊》。1931年在山东邹平创办乡村建设研究院,任研究部主任、院长,倡导乡村建设运动。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最高国防参议会参议员、国民参政会参政员,拥护团结抗日,一致对外,主张“一多相容,透明政权”。1938年访问延安。1941年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任中央常务委员并赴香港创办机关报《光明报》,任社长,主张“实践民主精神,结束党治”。

香港沦陷后,在中共帮助下撤到桂林,主持西南民盟盟务。1946年任民盟秘书长。次年退出民盟后,创办勉仁文学院,从事讲学与着述。

拒绝参与国民党策划的假和谈,在重庆等待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孔子研究会顾问、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等。

1988年6月23日在北京逝世。着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我的努力和反省》等。

上一篇:梁寒操 下一篇:梁鼎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