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华民国史辞典

新理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华民国史辞典》第483页(545字)

①抗日战争时期冯友兰提出的哲学理论。

承袭宋儒朱熹“理在事先”“理在气先”的唯心主义命题,将世界分为现实的世界(实际)和“理世界”(真际),前者指“有事实底存在者”,后者指“凡可称为有者”。认为“理世界在逻辑上先于实际底世界。”“理”是超时空的,是实际事物的主宰和创造者,它借助于无性、无名、无可言说的“气”转变为实际。主张“哲学只对于真际有所肯定,而不特别对于实际有所肯定。”并引用西方新实在论观点改铸传统的理学,强调用逻辑分析法来分析哲学概念,进行“纯思”。认为人生观有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只有进入“天地境界”才可与“大全”合而为一,消除我与非我界限,于是“万物皆备于我”。

认为儒家的仁义礼智与忠恕道德在任何社会、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共产主义不适合中国的国情。新理学糅合了西方新实在论以标张程朱理学,受到当时进步学人的批评。②书名。冯友兰着。1937年成书,1939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志在“接着”宋明以来的理学讲,而不是“照着”宋明以来的理学讲,期于守渊源而开新局,故名。

共十章。与以后出版的《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知言》《新原道》合称“贞元之际所着书”,或“贞元六书”,构成“新理学”的哲学体系。

上一篇:新闻报 下一篇:中华民国史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