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希龄
书籍:中华民国史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华民国史辞典》第497页(414字)
【生卒】:1870—1937
【介绍】:
江西丰城人,生于湖南凤凰。
字秉三。光绪进士。曾积极参与变法,出洋考察宪政。
1912年初加入中华民国联合会,3月为统一党理事,旋任唐绍仪内阁财政总长。
1913年2月出任热河都统,8月就任“名流内阁”总理兼财政总长。1914年被袁世凯委为参政院参政,督办全国煤油矿事宜。次年12月任湘西宣慰使。1917年被黎元洪任为平政院院长。1918年与蔡元培等成立和平期成会,任会长,呼吁南北议和。
1925年参加善后会议,主张废督裁兵。五卅惨案发生后,在北京发起成立沪案失业同胞救恤会。1929年任国民政府全国赈务委员会委员。
九一八事变后,致电张学良、冯玉祥等,呼吁坚持抗日。次年任世界红十字会中华总会会长。
1933年在北平设第一后方医院,救护长城抗战受伤官兵。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避居上海租界。
同年12月迁居香港,25日病逝。着作编有《熊希龄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