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伯韬
书籍:中华民国史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华民国史辞典》第507页(579字)
【生卒】:1907—1981
【介绍】:
江苏丹阳人。
一名邦杰。早年入丹阳县第二高等小学、江苏镇江省立第六中学读书。
1925年入镇江商业专科学校,1927年考入陶行知主办的晓庄师范。1928年秋毕业,任教于江苏省立民众教育学院、无锡惠山实验小学。
1930年回晓庄师范,筹办蟠龙教育学院。因参加爱国运动,遭通缉,避地上海、浙江等处。
从1931年到1936年,在上海办儿童杂志,编辑科学普及书籍。1936年参加救国会,任组织委员会干事,编辑《生活教育》,宣传抗日。1937年,随《生活教育》迁武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发起成立“全国战时教育协会”,任常务理事。1938年赴重庆,办《战时教育》。
1940年,任陶行知创办的育才学校副校长。1941年皖南事变后,奉命到苏北新四军中工作。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任苏皖边区政府教育厅副厅长兼华中建设大学副校长、华中行政干部学校副校长。1946年赴山东教育厅帮助工作。1947年在大连养病,写了《调查研究入门》《陶行知的生平及其学说》二书。
1948年任山东省教育厅厅长。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任上海市军管会文教管制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政教育处处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上海市教育局局长、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辑、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等职。
1981年3月6日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