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中央编译出版社《圣经人名词典》第239页(7029字)
【介绍】:
1.简介:保罗是一个着名的传道人。
原名扫罗(Saul),扫罗是希伯来人惯用的名字。保罗是罗马人惯用的名字。爲了便于在罗马人的辖地传道,后来他便常用保罗这个名字。保罗本来是极力逮捕、关押、刑讯基督徒的,有些基督徒被无辜地处死之前,他也出名定案(徒26:10,11)。
但后来他自己却悔改成爲虔诚的基督徒,并且尽力宣扬耶稣的救恩。爲了传讲福音,他曾屡遭苦难,最后甚至殉道而死。全部新约圣经共有27卷,古代信徒都认爲,其中有十三、四卷是保罗在神的感动下写出来的。
2.圣经记载及有关记述:
1)出生地大数对他的影响:保罗出生在大数城(徒21:39;徒22:3)。当时大数是基利家省的省会,乃是政治文化中心,城内有各派哲学和文学方面的书院。保罗自幼生活于该城,受其熏陶,对各种学术多有接触。后来他把自己具有的这些学识献给了救主基督。当他在希腊和罗马这些文化较高的地区传道时,这些知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罗马公民的身份:保罗生来就是罗马人(徒22:28),又受过较好的教育,学术上也有相当的成就。当时罗马是统佔欧、亚、非三洲许多地区的大国,罗马公民自然就被人重视。
保罗传道,从他的书信及言行看来,向来只是高举并夸耀耶稣的十字架救恩,除此以外,他绝不以其他事物夸口(加6:14)。但是神既使他取得了罗马公民的资格,便因此使他能更好地爲福音效力。
当保罗因传道而被关在腓立比监狱的时候,他曾提到自己是罗马人。官吏就害怕起来,领他出了监,请他离开那城(徒16:38—40)。以后当保罗被关在耶路撒冷的兵营裏,用皮条捆上,即将遭受鞭打拷问的时候,他一说自己是罗马人,军官千夫长立时十分畏惧,因此保罗得以免受拷打之苦(徒22:24—29)。圣经从不鼓励信徒去追求个人的声望地位,但是却要求每个基督徒必须尽力作好自己应作的工作。
若是因而像保罗那样获得了学识成就和地位,又肯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基督,显然会爲神悦纳而被神使用。
3)保罗是犹太民族的血统:保罗虽然生来便取得了罗马国籍,但在血统上却是希伯来人生的希伯来人,即犹太人生的犹太人,或以色列人生的以色列人(参看腓3:5;林后11:22;徒22:3)。而且他是世传的法利赛人(徒23:6)。法利赛人(Pharisees)是耶稣基督降生前犹太教裏新兴起的一个重要派别。
他们自称是「敬虔的人(hasidim)」。他们要求严格遵守摩西传的律法,重视传统的教训。但很多法利赛人「在人前,外面显出公义来,裏面却装满了假善和不法的事」(太23:27,28)。
所以耶稣一再斥责他们是假冒爲善,本末倒置。
耶稣在世的时候,曾有些法利赛人(例如尼哥底母等)也信从了耶稣(约3:1)。然而大多数的法利赛人却是反对耶稣的(太12:22—24),是试探耶稣的(太16:1),甚至是陷害耶稣的(太22:15)。
保罗受法利赛同伙人的影响,在少年时代便敌对耶稣。但是保罗曾在当时受人敬重的迦玛列门下受教(徒5:34;徒22:3),因此对旧约圣经非常熟悉,这就爲他后来的传道工作做了準备。
4)保罗在文化学术上的成就:保罗的学识渊博,甚至当他回答巡抚非斯都审问的时候,竟使「非斯都大声说:『保罗……你的学问太大,反叫你癫狂了。』」(徒26:24)。保罗通晓犹太文字及希腊文化,因此他能精读希伯来文的旧约圣经,又能和当时的希腊学者答辩证道。从圣经上看,古希腊的文化成就虽然很高,但是却编造了许许多多的假神故事,古希腊人敬拜这些假神偶像,而不认识独一的真神耶和华。
所以保罗在希腊的大城雅典传道的时候,就常和当地人辩论(徒17:16,17)。圣经上特别记载了他和以彼古罗(Epicurean)和斯多亚(Stoic)两派学士的争论(徒17:18)。当时在雅典的亚略巴古山上常有希腊各派知名的哲学家和诗人会集该处,诵读自己的写作,阐述自己的学说,交谈各人的见解。
保罗被带到亚略巴古去讲论神的道(徒17:19),结果使亚略巴古的官吏丢尼修等人悔改信主(徒17:33—34)。按圣经的道理来看,神一方面使用像彼得、约翰这样以打鱼爲业的所谓「没有学问的小民」(徒4:13),另一方面也使用像保罗这样博学多能的人。只要信徒们有奉献自己爲神使用的心志,神也定会修理、造就、赐福这样的信徒。
5)悔改信奉基督的经过:保罗的悔改有一段奇妙的经历,现分述于下:
A.殉道者司提反对他的影响:当司提反殉难时,有些人爲了拣取石头打死司提反,曾脱下衣服来放在保罗脚前请他看管(徒7:58)。那些要杀害司提反的人们,一个个怒气沖天,咬牙切齿(徒7:54),他们气势汹汹一拥而上(徒7:57),把司提反推到城外(徒7:58),最后用石头打死。但是司提反在这些打他的人们面前,却因圣灵加给他的力量而安然异常。「他的面貌好像天使的面貌」(徒6:15)。他说:「我看见天开了,人子(1)站在神的右边」(徒7:56)。
在临近死亡的边缘上,他最后的一句话不是绝望的呼喊,而是爲杀害他的人祷告说:「主啊,不要将这罪归于他们」(徒7:60)。虽然保罗也高兴除掉司提反这样一个有能力的信徒,但是司提反这些动人的见证,使保罗心中不能毫无感动。
B.福音迅速传开日益兴旺对保罗的影响:保罗虽然和当时的祭司等人到处追逼基督徒(徒26:10,11),但是那些被迫分散的信徒,却往各处去传道(徒8:4)。
先是撒玛利亚城中许多人信了基督(徒8:5,6),继而撒玛利亚境内的村庄也听到了福音(徒8:25)。
有些遭患难四散的门徒,直走到腓尼基(今黎巴嫩一带),和居比路(今塞浦路斯岛),并安提阿(今敍利亚西北部)等地,不仅向犹太人传道,而且也向希腊人传道,因此信而归从耶稣的人日益增多(徒11:19—21)。保罗清楚地看到,这些基督徒越来越多,福音越发广传。这些事对他不能毫无影响。
C.耶稣亲自向保罗显现对他的启示:在保罗去大马色捉拿当地信徒的路上,耶稣亲自向他显现并问他说:「扫罗,扫罗,你爲什么逼迫我?」保罗立时眼睛失明,只好被人领进大马色,三天三夜不吃不喝(徒9:1—9)。这时他不可能不反覆问自己:爲什么要逼迫基督呢?!
D.亚拿尼亚前去看望保罗,领他信了基督:亚拿尼亚原是保罗想去大马色捉拿的信徒之一,如今反去本着爱心看望保罗。这时保罗痛心悔改信奉了耶稣作爲他的救主。
他的眼睛立刻「就能看见,于是起来受了洗,吃过饭就健壮了。保罗和大马色的门徒同住了些日子,就在各会堂裏宣传耶稣」(徒9:10—20)。
一个逼迫基督的保罗一变而成爲宣讲基督的传道者,这是一件神蹟奇事。正是由于保罗自己有这样亲身经历的感受,他日后一生的传道工作就并非是说教,而是出自内心的真诚见证,所以就使许多人都相信了耶稣基督。
6)保罗悔改时的年代:新约圣经有一半是出自保罗之手,但是却没有记述保罗一生的年岁和年表。从此也可以看出保罗一心只要基督的事工得以成就,却没有彰显自己的意念。
但是仔细查看圣经中的少数经文和一些历史资料,还能约略推算出保罗的一生历程。根据历史考证,罗马巡抚本丢彼拉多(PontiusPilate)于耶稣基督降生后36年被解除职务。
在去职前两年他的权势已日渐衰微。那时犹太人处于被统治地位。
按当时的政治律例,即或犹太人的公会(即犹太最高法庭)议定了某人死刑,也必须请罗马巡抚最后裁定。
当耶稣受难时,祭司长和犹太公会还不敢擅自决定,还须多次催促巡抚彼拉多下令把耶稣钉十字架(太27:11—26)。
但是到了杀害司提反和其他圣徒时,犹太公会和祭司长却敢于不再稟报彼拉多,乃是由他们定案任意而爲了(徒6:8—7:60;徒26:10—12)。从此可以推论,保罗迫害圣徒时,当在彼拉多去职前无力多问犹太人事件时期,即在耶稣基督降生后35年左右。
7)保罗悔改时的年龄:司提反被害时保罗还是个青年人(2)(徒7:58)。
但不久,当他参与迫害信徒时,已「从祭司长得了权柄」在犹太公会决议杀害某信徒时,保罗「也出名定案」(徒26:10),显然参与了犹太公会活动。
按犹太人的规定,只有年满30岁的人才能被称爲「拉比」(即老师)。所以由此推论,那时保罗的年龄刚过30。
30多岁的保罗,正可以施展才华在名利场中干出一番事业,但是他却毅然选择了顺从基督的传道工作,成爲后世许多青年基督徒学习的榜样。
8)保罗传道的灵修準备:从圣经上看,作爲一个真正的传道人,保罗曾有下列历程:
A.是认罪悔改蒙恩得救的圣徒(提前1:15—16)。
B.把自己完全奉献给神(罗12:1)。
因基督的缘故,「丢弃万事,看作粪土」(腓3:7—8)。
C.清楚神的拣选,準备爲耶稣的名受苦(徒9:15—16)。参看路9:23。
)
D.应当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读经祷告,受神的造就,使自己所传的都是自己灵命的经历而不是理论知识。保罗没有读过神学院(新约圣经裏也没有神学院),但是保罗却是亲自向神学习的(加1:11—12)。他在亚拉伯等地三年得神启示(加1:15—19),在大数等候神的引领数载(徒9:30;徒11:25)。以后在安提阿教会帮助当地的信徒一年(徒11:26)。后来受圣灵的差派,才外出到各地传道(徒13:2—3)。
9)保罗一生的工作历程年代表(推算的年代,可能有些误差):
A.保罗在大马色悔改(徒9:17—19)。
约在耶稣基督降生后35年左右。
B.保罗悔改后第一次到耶路撒冷(徒9:26)。
约在耶稣基督降生后37年。
C.保罗由耶路撒冷回到故乡大数居住(徒9:30),在神前灵修数载。约在耶稣基督降生后37—42年之间。
D.保罗应巴拿巴的寻访,从大数同到安提阿教会(徒11:24—26)。
约在耶稣基督降生后42年。
E.保罗第二次到耶路撒冷,受安提阿教会之託,与巴拿巴把信徒的捐献之款送交耶路撒冷的使徒,事后又返回安提阿(徒11:27—30;徒12:25)。
约在耶稣基督降生后44年。
F.保罗第一次由安提阿外出布道。与巴拿巴一同到达加拉太一带,其后又返回安提阿(徒13:1—14:28)。约在耶稣基督降生后45—48年。
G.保罗第三次到耶路撒冷。受安提阿教会之託,与巴拿巴同到耶路撒冷和使徒们交谈,决定外邦信徒除基本信仰外,不必遵守犹太人的割礼等规条。
其后又返回安提阿(徒15:1—35)。约在耶稣基督降生后50年。
H.保罗第二次外出布道,到达希腊一带,又返回安提阿(徒15:36—18:22)。约在耶稣基督降生后50—54年。
I.保罗第四次到耶路撒冷。乃是第二次外出布道途中经过耶路撒冷(徒18:22)。约在耶稣基督降生后53年。
J.保罗第三次外出布道。约在耶稣基督降生后54—63年。
A)到达以弗所(徒18:23;徒19:1)。
约在耶稣基督降生后54年。
B)离开以弗所(徒20:1;林前16:8)。
约在耶稣基督降生后57年6个月。
C)在马其顿(徒20:1—2,参看林前16:5—8)。与哥林多信徒同住几时。约在耶稣基督降生后57年夏秋。
D)在希腊哥林多三个月(徒20:2—3)。哥林多是希腊的一个城市(参看林前16:6)。
约在耶稣基督降生后57年冬季。
E)经过腓立比出发到特罗亚(徒20:5—6)。
约在耶稣基督降生后58年4月。
F)经过米利都等地,保罗第五次到耶路撒冷(徒20:4—21:7)。
约在耶稣基督降生后58年6月。
G)在耶路撒冷被拘捕后被押送到该撒利亚受审(徒21:27—22:21;徒22:30—23:9;徒23:10—24;徒23:33—35;徒25:22—26:29)。
约在耶稣基督降生后58年夏—60年秋。
H)被押解去罗马,途经米利大,即今之马尔他(徒27:1—28:15)。
约在耶稣基督降生后60年冬—61年。
I)在罗马被关押在监外,居住传道两年(徒28:16—31)。
当时保罗已到老年了(门9)。约在耶稣基督降生后61—63年。
K.相传保罗在罗马被释放后曾到西班牙去传道(罗15:23,28),又到希腊及小亚细亚一带工作。
约在耶稣基督降生后65—66年。
L.相传保罗不久再次被捕押解至罗马。正当罗马暴君尼禄(Nero)迫害基督徒,保罗被刀斩殉道。
约在耶稣基督降生后67年或68年春。
10)保罗在教会中的属灵地位:
A.保罗学识渊博,却以製造帐棚爲生(徒18:3),「亲手作工」(林前4:12),「供给自己和同人的需用」(徒20:34)。他不拿教会的工资薪金,却建立了许多的教会。
B.保罗也曾接受腓立比教会的馈送(腓4:15—18),但不能附有任何条件。他从来不受腓立比教会的领导。腓立比教会有不完全的地方,他照样劝勉指责(腓2:3—4;腓4:2),显示了使徒属灵的权柄。
C.保罗认爲世上的政权出于神,因此基督徒应当顺服执政掌权的(罗13:1;多3:1)。
D.保罗认爲忠于神的真道和事工,应当不避困难,「不以性命爲念」(徒20:23—24)。
E.保罗详细的传道经历记述于使徒行传第13章以后各章。
F.保罗对基督真道的详细讲述,可参看他写的书信。
新约自罗马书至腓利门书共13卷,卷首都提明是保罗所写。希伯来书未提作者姓名,但古时圣徒也多认爲出自保罗的手笔。
G.保罗未受任何人封立爲任何「圣职」,他乃是从神的感动启示领受职分託付(罗1:1;提前1:1;提后1:1;加1:1)。但是他在教会中有属灵的权柄,能「打发人往以弗所去,请教会的长老(们)来」谈话(徒20:17—18)。
虽在监狱中仍能写信教训信徒,指出某些教会的缺点(西4:10;西2:8,20,21;西3:5)。在囚牢裏还能写信差派同工(提后4:9,11)。
甚至被押解去罗马时,临近罗马前,罗马的信徒有的竟走出60公里地到亚比鸟市去迎接他,也有的走出一百里地到三馆去迎接他(徒28:14—15)。奇妙的是,保罗如此受到信徒的尊重,并不是因爲他有钱财权势,相反,他却常受贫穷,多经忧患(林后11:23—28)。
而信徒如此敬爱、听从他,只不过说明了他有属灵的地位(林后6:3—10)。
H.保罗尽心尽力把基督的救恩传给犹太人和外邦人(即犹太族以外的人),使福音广泛传开。
保罗和彼得在罗马殉道2百多年后,全罗马都信奉了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