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社会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65页(1863字)
是资本主义社会之后的社会形态,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社会主义社会是一种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制度是怎样的,马克思与恩格斯没有做过详细的描述,他们只提出过一些概括性的设想。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是以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矛盾的认识为前提的。他们认为,这种矛盾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与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内是不可能解决的,它的充分发展必然会促使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化,即资本主义高度发展之后必然走向社会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认为,结束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使命,要靠无产阶级革命。在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无产阶级将夺取政权,并利用政权的力量将社会化的生产资料变为公共财产。
在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设想中,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应最早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他们认为,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使一般的劳动生产力发展到足够的水平以前,社会主义革命即无产阶级革命是不会成功的。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进一步发展,使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列宁指出这一阶段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和最后阶段,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列宁认为,在帝国主义时代,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已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直接实践。列宁还指出,由于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社会主义革命不可能同时在所有经济发达国家爆发并取得胜利,而只能首先在一个或少数几个国家取得胜利。首先胜利的国家也不一定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可能是经济上相对落后的国家。
在列宁的这一理论指导下,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人类社会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相继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将十月革命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高潮。但是,由于理论的滞后和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变化,社会主义的实践受到挫折。
80年代末,发生了东欧剧变,随后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
从已有的社会主义实践来看,社会主义社会是从资本主义社会或更落后的社会形态中产生出来的,在经济、道德、精神等各方面都还带有它脱胎而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通过对社会主义实践的总结,人类在现阶段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解逐步脱离了以物为标尺的模式,开始从人类获得自由的角度来认识社会主义的社会模式。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虽然资本主义还在继续发展之中,但最终资本主义是没有出路的,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给人类的继续生存以出路。社会主义不光是人类的理想,而且是人类社会的现实,不论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多么曲折,社会主义运动会出现怎样的反复,作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生与存在,具有自然的必然性。
我国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这一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问的矛盾。
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是一个较长的社会发展过程。
邓小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作出新的概括。
他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不是完美的,它是人类社会由不完善走向完善的最后一步,也是最艰难的一步。它的使命不仅在于克服资本主义社会弊端,还在于以各种途径为人类的发展完善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恩格斯,1972,《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邓小平,199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