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71页(3768字)

计划作为主要资源配置机制的经济运行体制。

在这种经济体制下,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主要依靠中央政府的计划。计划经济具有以下特征:(1)经济活动的决策权高度集中,而且几乎所有决策权都集中在中央一级;(2)经济计划采取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形式的指令性计划,各级政府管理机构与各经济主体之间进行垂直联系,信息的传导是纵向的;(3)按实物量单位进行经济计算和编制计划,实行实物管理,在整个经济活动中货币处于被动地位;(4)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计划和市场被看成是对立的,即使是在改良以后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市场活动也被严格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在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后,几乎无一例外地实行了计划经济,采取了计划经济体制。在认识上,把计划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制度与实行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相对立。这种认识据称源于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马克思曾说:“生产资料的全国性集中将成为自由平等的生产者的联合体所构成的社会的全国性基础,这些生产者将按照共同的合理的计划自觉地从事社会劳动”(1972,P.454),“只有在生产受到社会实际的预定的控制的地方,社会才会在用来生产某种物品的社会劳动时间的数量和要由这种物品来满足的社会需要的规模之间,建立起联系”(1975,P.209)。恩格斯也说,社会主义社会“按照统一的总计划协调地安排自己的生产力”(1972,P.335),“一切生产将由整个社会来管理”,“按照总的计划”“来经营”(1972,P.217)。列宁则进一步明确地指出,“只有按照一个总的大计划进行建设”,“才配称为社会主义”(1959,P.18),资本主义必不可避免地要为新的社会制度所代替,这种制度将实行计划经济。

根据他们的设想和论述,社会主义所实行的计划经济包含以下的内容:(1)生产资料公有制。这是实行计划经济的基本前提,也是计划经济运行的一般基础。

(2)全社会统一的经济组织。把全社会的生产组织成一个统一的经济组织,这是社会主义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合乎逻辑的推论。

(3)实行实物经济,社会将直接利用劳动时间作为尺度进行经济计算。(4)由中央集中进行决策配置资源,这是组织统一性的基本保证。据此,人们把计划经济定义为,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前提,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由社会主义国家根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特别是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要求,通过指令性和指导性计划来进行管理和调节国民经济,它不仅仅是一种管理国民经济的方法和体制(关梦觉,1988,P.362)。

对于计划经济,格雷戈里(Paul R.Gregory)等也对其进行了界定:它的隶属单位(如企业)主要是由一个高层机构(中央计划委员会)制定的具体命令或指令来调节,这些命令或指令则通过被称为计划的文件下达给附属单位,并由计划机构设计适当的激励办法,诱导参与者贯彻有关指令。

在计划经济下,经济活动都要接受由高层机构制定而后下达至低层机构的各种命令或指令的明确的或含蓄的引导,并且根据低层机构执行这些指令的成就给予报酬(1988,P.12)。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等把计划经济称为命令经济,它是政府作出所有关于生产和分配决策的经济。在命令经济中,如在本世纪大多数年份,前苏联所采用的经济制度,政府拥有相当大部分的生产资料(土地和资本),也拥有大多数行业中的企业,并指导其生产经营;政府成为大多数的人的雇主,告诉他们如何工作;命令经济中的政府决定社会的产出如何在不同的物品与劳务之间进行分配。简而言之,在命令经济中,政府通过它的资源所有权和实施经济决策的权力,回答了主要经济问题(1996,P.37)。企业的主要目标是完成计划而不是赚取利润,最主要的指标是产量(1996,P.717)。

计划经济的优越性在于它:(1)能够使整个国民经济各个环节基本上保持平衡,实现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2)能够在整个国民经济的范围内合理地利用人财物力和自然资源以取得最大限度的宏观经济效益;(3)能够根据一定时期发展国民经济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和战略重点,集中搞重点建设,克服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4)能够适应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根据各地区的资源情况和其他条件,发挥地区优势,逐步实现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关梦觉,1988,P.362)。

然而,更多的是对于计划经济的批评,因为计划经济下的行政管理体制限制了企业的独立性,埋葬了企业最理想的首创精神(锡克,1982,P.75),同时情况表明,行政的计划管理体制必然造成生产粗放增长,妨碍粗放发展及时转化为集约发展(锡克,1982,P.33)。计划经济体制既是浪费的,也缺少灵活性。

资源不是以最有效的形式分配的,计划者判断的错误就会产生瓶颈,消费品不足,甚至实行消费品配给制(维京斯基,1983,P.103)。哈维(J.Harrey)则从四个方面对计划经济提出批评:(1)确定个人从消费各种不同的商品中获得的满足是不可能的;(2)需要大量官员来估计需要和指导生产要素,而雇佣大批官员会产生官僚主义,进而会产生贪污行为;(3)即使在需要的东西确定之后,也会出现协调困难;(4)生产要素国有化,减少了刺激,会影响上进心和主动性(1985,P.16)。

对于计划经济的批评,我们还必须提到一位重要的经济学家哈耶克(F.Hayek)。

哈耶克认为,在计划经济下,没有消费选择自由和职业选择自由,中央权力机构统一支配所有物质资源的用途,可以命令任何人做任何工作(1989,P.122)。

在中央权力机构决定资源利用时,产量会比市场价格机制决定经济资源的利用时要低,在计划经济中常常会采用在市场经济中不会采用的不经济的新技术(1989,P.138)。哈耶克反对任何形式的计划经济,他认为,一旦实现了国家对经济的管制,亦即采取了计划经济,自由和平等就会统统丧失,那时,个人既无选择的余地,“差别待遇”也将随执政者或计划者的意志而产生,这是一条“通向奴役之路”,而且,计划经济必定同愚民政策联系在一起,如果不统一国民的思想,计划就不可能贯彻下去并取得成效,国家把信仰强加到人民的身上,国家的信仰成为人民的信仰,这是“当代蒙昧主义”。

计划经济体制先在前苏联确立,而后又在社会主义国家中逐渐扩散开来。实践证明,计划经济不仅可以运转,而且可以增长很长时期(萨缪尔森,1996,P.713)。

在本世纪70和80年代,出现了两种情况,一方面,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的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另一方面,计划经济的弊端日显突出。为此,在社会主义国家掀起了改革浪潮。

而经济改革有两种思路:一是改革原有的计划经济,使用改良的激励方法和新的计划工具如计量经济学所取得的进展,通过使用新的手段,使计划更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提高计划的准确性;而另一种思路则在于寻求一种更为有效的经济体制,主张分散决策权,让价格、利润和市场起更大的作用。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实际上走了一条市场化的道路,从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在观念上也否定了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的信条,转而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邓小平,1993,P.373)。

虽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道路上还布满荆棘和陷阱,也还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我们别无选择。

参考文献:

邓小平,199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

格雷戈里等,1988,《比较经济体制学》,上海三联书店。

关梦觉,1988,“计划经济”,见《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第1卷,许涤新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哈维,1985,《现代经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

哈耶克,1989,《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列宁,1959,《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1975,《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197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2、3卷,人民出版社。

萨缪尔森等,1996,《经济学》,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锡克,1982,《社会主义的计划与市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维京斯基,1983,《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模式》,载《社会主义经济模式问题论着选辑》,荣敬本等编,人民出版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