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356页(2002字)
西方经济学中边际效用理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边际革命”时期西方经济学界掀起的边际效用价值论一直是西方微观经济学的价值论基础。边际效用论认为,商品价值的实体是商品的边际效用。边际效用论分为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论。
认为效用作为人们从消费物品或劳务中所得到的满足,其大小如同物品的重量一样,可以用绝对数来衡量,即用基数1、2、3……来衡量,其度量单位是“尤特尔”(Util)。由于效用是人们在消费中欲望的满足,欲望及其满足程度是主观的感觉,因人而异,人与人之间没有可比性,所以效用的计量是就某一个消费者而言的。基数效用论者用边际分析方法来分析消费者行为,认为人们的欲望满足程度的提高依靠消费数量的增加,但每单位物品所带来的满足因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减,得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量随消费者所消费的商品量的变化而变化。
效用函数表示效用量是商品消费量的函数。
如果消费者消费一种商品,消费量为q,以v表示效用量,效用函数就是v=f(q)。如果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效用函数就是:v=f(q1,q2)。如果消费者消费几种商品,效用函数就是:v=f(q1,q2,q3……qn)。
基数效用论有两个假设:其一,效用是可以衡量的,即可以用基数表示;其二,边际效用递减。基数效用论将效用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总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所得到的效用总量或满足总和。边际效用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得到的增加效用量或增加的满足。
边际效用与总效用之间的关系是,边际效用等于总效用的变化对商品消费量变化的比。基数效用论还认为,和商品或劳务一样,货币的效用是货币给货币持有者带来的满足,这种满足程度取决于货币持有者的主观心理感受。
货币的总效用是持有一定货币数量的效用总和。货币的边际效用是增加一个单位货币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货币的边际效用也是递减的。收入越高,持有货币量越多,增加一个单位货币给货币持有者带来的满足越小,也就是货币的边际效用越小。
基数效用论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奥地利的C·门格尔(1840~1921),英国的W·S·杰文斯(1835~ 1882)和法国的L·瓦尔拉斯(1834~1910)。
序数效用论。
意大利经济学家V·帕累托(1848~1923)、英国经济学家I·费雪(1867~1947)、英国的经济学家F·Y·埃奇沃思(1845~1926)等在提出无差异曲线分析时,对基数效用论进行了批判。他们认为,商品的效用是不可度量的,因此,商品的效用不是该商品本身数量的函数,而是所有其他有关商品的函数。需求函数不能建立在效用递减的原理的基础之上。序数效用论认为,基数效用论的假设条件过于严峻。
实际上,不但效用未必能衡量,而且边际效用也未必递减。基数论关于效用可以衡量和边际效用递减两个假设都很难成立。
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作为一种满足,虽然无法用绝对值来计量,但可以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分先后。消费者在选择和购买商品时,谁也不知道商品有多少效用单位。
但是,他知道他对各种商品的偏好是不一样的。例如,某一消费者最喜欢喝咖啡,其次是可可,最后是茶。他不知道咖啡、可可、茶对他究竟各有多少效用单位,但是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对咖啡、可可、茶的偏好次序。序数效用论对消费者偏好的性质作了以下三点假设:第一,消费者面对两种商品的任意两个组合A(例如5个单位商品x和3个单位商品y的组合)和B(例如5个单位商品y和3个单位商品x的组合),他能够明确地说出自己的偏好程度:偏好商品组合A而不是商品组合B;或者偏好商品组合B而不是商品组合A。
第二,消费者的偏好有传递性。如果他对商品x(例如咖啡)的偏好大于商品y(例如可可),对商品y的偏好大于商品z(例如茶),那么,他对商品x的偏好必定大于商品z。
第三,消费者对数量多的两种商品组合的偏好永远大于对数量少的两种商品组合的偏好。
参考文献:
[美]萨缪尔森,1982,《经济学》,商务印书馆。
[美]斯蒂格利茨,1997,《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美]D·S·沃森等,1983,《价格理论及其应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美]平狄克等,1997,《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法]J·勒卡荣,1982,《微观经济分析》,江苏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