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要素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371页(1842字)

生产某种商品时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

生产要素一般包括土地在内的财产资源、资本和人力资源,即劳动。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之一,不仅包括土地本身,还包括石油、煤、铁等各种矿藏、森林、野生动植物等一切自然资源。

资本,是指由人类生产出来又用于生产的物质财物,包括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一切人造的生产辅助物。劳动,是指生产商品时所使用的人的全部体力和脑力才能,这是生产要素中的能动要素。

现在,企业家才能也常常被一些经济学家当作独立的第四类生产要素,它包括组织土地、资本和劳动这三要素进行生产、革新,从事企业组织和管理以及担负企业活动的风险,是一种专业化的高水平的劳动。尽管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状况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相对于需求而言,各种经济资源的供给都相对稀缺和有限,所以每一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在为生产提供了生产要素之后,都要取得一定的报酬。

生产要素的需求者是厂商。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引致需求或派生需求。生产要素的供求状况决定生产要素的价格。厂商获得生产要素的代价构成生产成本。要素所有者得到的要素价格成为他们各自的收入,与土地、资本、劳动和企业家才能相应的报酬形式,分别为地租、利息、工资和利润。生产要素的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共同作用决定生产要素的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作用量,生产要素的需求决定于边际产品价值或边际收益产品,因为,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以最大利润为目标的厂商必须按照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边际要素成本的原则使用生产要素。

而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边际要素成本等于要素价格。因此,厂商购买和使用各种生产要素必定会进行到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或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要素价值为止。

由于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可变生产要素的增加,该要素的边际物质产品也要递减。但是,为了取得最大利润,厂商总是要使边际产品价值或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要素的价值,因此,在要素的价格和要素的使用量之间存在着相反的关系。

在供给方面,随着生产要素的品种的不同,形成供给曲线的原因也有所差异。以劳动这一生产要素而论,至少在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线段(这一部分构成劳动供给曲线的主要部分),工资系部分用来补偿由于丧失闲暇(即劳动)而带来的不满意之处或负效用。随着劳动供给的增加,劳动的负效用被认为越来越大,因此,必须以越来越多的工资加以补偿。以资本这一要素而论,形成资本短期供给曲线的原因是资本在短期中的稀缺性。

在长期中,随着资本量的增加,“等待”或“节欲”而带来的不利之处被认为越来越大,因而必须以较高的利息率加以补偿。以土地这一生产要素而论,关于具有某一种用途的土地,它的供给曲线一般向右上方倾斜,因此必须花费越来越大的代价把土地从别的用途转移到这种特殊用途。如果就一社会的一切用途的全部土地而言,那末,它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劳动、资本和土地的市场供给和需求决定了各自的价格(工资、利息和地租)和使用的数量。

工资等于劳动在生产上所作出的贡献,而劳动者得到工资的原因是他进行了带来负效用的劳动。利息等于资本在生产上所作的贡献,而资本家得到利息的理由是他进行了“等待”或“节欲”的活动。

地租等于土地在生产上所作出的贡献,由于在土地可以自由买卖的情况下,土地也被认为是一种投资品;因此,土地所有者得到的报酬不过是变相的利息,从而,地主们得到地租的理由也是由于其进行了“等待”或“节欲”的活动。利润则被西方学者认为是从事风险事业所得到的报酬。

参考文献:

[美]萨缪尔森,1982,《经济学》,商务印书馆。

[美]斯蒂格利茨,1997,《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美]D·S·沃森等,1983,《价格理论及其应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美]平狄克等,1997,《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法]J·勒卡荣,1982,《微观经济分析》,江苏人民出版社。

[美]费朗茨,1993,《X效率:理论、论据和应用》,上海译文出版社。

[美]贝克尔,1987,《家庭经济分析》,华夏出版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