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价格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377页(1083字)

市场供求处于均衡状态中的价格。

所谓均衡是指经济体系中变动的各种力量处于平衡,因而变动最后趋向等于零的那种状态。当各种重要的变量在一段时间里未出现变动时,这个经济体系可视为处于平衡状态。

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一致时的价格,也即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一致时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亦称“供求价格”,是由英国经济学家歇尔(Alfred Marshall)于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系统提出的。在西方微观经济学中,需求价格是指消费者对一定量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

马歇尔认为,需求价格的大小由这一定量的商品对买者的边际效用所决定。由于物品对消费者的边际效用随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减,因而需求价格也是随着商品量的增加而递减的。

所谓供给价格,是指生产者为提供一定量的商品所愿意接受的价格。马歇尔认为,供给价格的大小由生产这一定量商品所支付的边际生产费用所决定。

由于边际生产费用随生产量的增加而递增,因而供给价格也是随着生产量的增加而递增的。对应于不同的需求量与供给量所形成的需求系列与供给量价格系列中,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等的价格便是均衡价格。根据这种理论,市场上商品的价格低,它的需求量就增加,供给量相对减少;商品价格高,它的需求量就减少,供给量相对增加,或者是,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需求减少,直至供求平衡;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供给减少,需求增加,直至供求平衡。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价格就是这样反映并调节商品的供求状况,进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使社会经济活动有秩序地运行。

价格在生产者和消费者背后指挥生产者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并决定消费者是否购买和购买多少。这也就是亚当·斯密(Adam Smith)所说的“看不见的手”在指挥着经济活动。

均衡价格论,是马歇尔经济学说的核心。他用“边际效用论”、“生产费用论”和“供求论”来解释商品价值的形成,试图用商品的均衡价格来代替商品的价值,他的均衡价格论就是他的价值论。

所以说,均衡价格论的根本缺陷,在于用价格来代替价值,用市场价格的决定作用来代替价值的决定作用。

参考文献:

[美]萨缪尔森,1982,《经济学》,商务印书馆。

[美]D·S·沃森等,1983,《价格理论及其应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法]J·靳卡荣,1982,《微观经济分析》,江苏人民出版社。

上一篇: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 下一篇:预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