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衡增长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381页(1964字)
不平衡增长理论是由艾伯特·赫希曼(Albert Hirschman)提出的关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一种理论。
针对纳克斯(R.Nurkse)的平衡增长理论,赫希曼和他的追随者强调指出,在一个时期内同时建立很多工业部门这一狭义上的平衡增长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赫希曼(1958)提出,大多数穷国在任一既定时期内缺乏投资于许多大项目的资本,所以,它们只能在长期内达到平衡增长。
因此,赫希曼反对平衡增长,主张不应同时发展各项事业,而应当集中力量首先发展一部分工业,从而以之为动力发展其他工业部门。因而赫希曼强调实行不平衡发展战略。
因为不平衡创造短缺,而短缺对价格的影响使短缺的消除或缓和更为有利。应当指出,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是从单个投资项目和投资部门开始的,其累积的长期目标和结果仍然是使国内生产能力和产出结构达到平衡或保持平衡。
赫希曼认为,投资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社会分摊资本”,即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其特点是投资的不可分性和较高的资本-产出比率,即需要大规模的投资,建设周期长,收益慢且低。另一类是“直接生产性活动的投资”,即直接投资于工业、农业等产业部门并能迅速见效,是直接增加产出和收益的投资。
这部分投资周期短,收益快,且投资收益率高。
从经济增长的角度看,这两种投资都是必要的,但由于发展中国家资源有限,不能使两者平衡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实行不平衡增长战略,即暂时延迟对基础设施的投资而投资于直接生产性活动部门,以尽快获取效益,增加收益和产出,待这一部门发展以后再利用一部分收入投资于基础设施部门,促进基础设施部门的发展。
关于不平衡增长的决定因素,赫希曼提出的“联系效应”和斯特里顿(P.Streeton)的“欲望合成代谢”理论在此提供了两种解释。
所谓“联系效应”,是指某一部门在投入和产出上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一个部门和向它提供投入的部门之间的联系叫做“后项联系”;一个部门和吸收它的产出的部门之间的联系叫做“前项联系”。由于每个部门前项联系和后项联系的关联度的差异就决定了一个部门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
如果一个产业部门的前后项联系效应越大,在经济发展中引致其他部门发展的伸展能力就越强。
所以赫希曼认为,不发达国家要谋求发展,只有集中力量把资源投入到联系效应比较大的部门,以此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赫希曼的“联系效应”实际上强调的是供给的不平衡,而斯特里顿则侧重于需求方面,特别是“欲望合成代谢”方面。与纳克斯一样,斯特里顿认为,市场规模过小即需求不足构成了投资的主要障碍。不同的是,他怀疑产出的同时扩大不是消除这种障碍的最好办法。他认为不平衡增长保证了欲望的合成代谢——某些基本欲望一旦得到满足就会产生新的欲望。市场扩大之后,一些部门会因人们的欲望转变和需求转移而重新使有效需求不足,而另一些部门或产品的有效需求却过度,由于这个过程是不稳定的,所以投资应当集中,通过不平衡增长来解决这一矛盾。
不平衡增长理论关于联系效应的论证表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关键在于寻求经济增长的优先部门,而这些优先部门往往是前后项联系效应大的部门。由于联系效应的作用,市场容量不足的问题会得到解决,其他产业部门从而也将被带动增长。
如何衡量联系效应的大小?赫希曼认为,一个产业的联系效应应该用该产业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来衡量。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大,表明该产业联系效应大;反之,价格与收入弹性小,则表明该产业联系效应小。
不平衡增长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起到了重要作用,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由不平衡到平衡又到新的不平衡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陶在朴,1989,《经济发展的理论与战略管理》,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陶文达主编,1992,《发展经济学》,四川人民出版社。
蔡思复、张燕生主编,1991,《发展经济学概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Hirschman.A.1958,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