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消费主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436页(2084字)

主要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消费观念、行为和社会现象,它主张将人们的消费从过分追求物质享受转到较少依赖物质财富,而注重提高生活质量、强调精神文化生活的轨道上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地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消费主义主张炫耀性、奢侈性和新奇性的消费,追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并以此作为生活的目的和人生的价值。反消费主义认为,当今世界的许多弊病,诸如环境污染、资源耗竭、生态失衡、精神空虚等,在很大程度上都和消费主义有直接的关系,要消除这些弊病,就必须改变消费主义的消费观和生活方式,实行“反消费主义”的主张。

他们认为,消费主义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只知道大量地购买,尽可能多地消费,这种多多益善的消费观使人们变得越来越贪得无厌,许多人的消费已远远超过了他的实际需要,过度的物质消费,消耗了大量的资源,使许多不可再生的资源濒临枯竭。

地球上的资源有限,它可以满足每一个人的需要,却不能满足每一个人的贪婪。消费主义只追求眼前尽可能多的物质消费,却不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不考虑子孙后代的幸福,使全球性的环境严重恶化。

消费主义主张浪费性消费,很多东西用过就扔,不考虑商品的经久耐用,这促使厂商只追求产品数量,忽视产品质量,也助长了一次性商品的迅速蔓延,带来了堆积如山的废弃物,成为现代社会一个重要的污染源。消费主义将幸福和人生的价值仅仅建立在满足人的物欲的基础上,使人成为物的附属和奴隶,只知拼命挣钱消费,而无暇顾及家庭、孩子,人际关系也越来越疏远。

消费主义还加剧了贫富不均,许多富人过着奢侈豪华的生活,而同时许多穷人连基本生活需要都得不到满足,这是很大的不公平。

反消费主义者认为,物质财富不是幸福的惟一源泉,人除了物质需要外,还需要闲暇、文化、友谊和舒适的环境等等。

一个人尽管物质上很富有,但生活在一个充满犯罪、人际关系淡漠、污染严重的社会里,是不会幸福的。反消费主义主张将物质消费限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更多地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谊等精神上的满足。

他们提倡“可持续消费”的生活方式,以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使人们生活既舒适轻松愉快,又没有环境污染。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反消费主义者提出,要循序渐进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首先要减少消费,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消费,他们的口号是:更少地消费,更多地生活。将减少消费节省下来的钱用于教育、闲暇等更加有意义的活动。其次,在购物消费上,他们提出:要将产品的环境影响作为购物选择的重要准则,拒绝购买大量消耗资源、污染环境或用不可回收的材料制成的产品;尽量购买本地产品,以节省远距离运输的能源消耗;购买经久耐用的优质品,这样其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都最低;要购买无包装或只有很少包装的商品,以减少污染;要抵制广告推销的商品;甚至还要考虑是否有旧货市场,以便以后转手充分利用,不致浪费。他们崇尚节俭,反对奢侈,提出要重新发现节俭的价值,要物尽其用,用旧的物品,只要还可以继续使用,就不要轻易丢掉。

他们主张减少工作时间,增加闲暇时间,特别是要增加在家庭内的时间,以享受家庭的天伦之乐以及抚养孩子和照顾老人。反消费主义十分强调教育的作用,因为只有加强消费者的教育,提高消费者的素质,才能使他们认识到消费主义的危害,自觉改变过去的生活方式。

反消费主义作为一种世界性的运动,在许多发达国家都有自己的组织,特别是1992年世界环发会议以后,里约宣言已明确指出要改变过去那种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这使反消费主义受到很大的鼓舞,近几年活动越来越频繁,影响迅速扩大。“国际无购买日”是反消费主义的重要活动之一,自1992年在加拿大开展第一次“国际无购买日”活动以来,每年都要开展一次这种活动。在这一天,参加者拒绝购买任何东西,并在繁华的商业区开辟“自由区”,举行各种非商业性的活动,举行文艺表演,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进行宣传等,以此传播反消费主义的观念,唤起人们对环境和贫困的关心。现在,这一活动已迅速发展到美国、英国、荷兰、日本、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发达国家。

反消费主义的出现,反映了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达到较高水平,物质生活比较充裕以后,消费者逐渐对消费品的数量堆积,花样翻新和无孔不入的广告宣传产生了逆反心理和厌倦情绪,转而追求非物质的精神文化上的满足的要求,反映了消费者的价值观念,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的变化,虽然有些观点过于偏激,但有很多主张,如保护环境、消除贫困、重视精神文化生活等等,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参考文献:

尹世杰主编,1991,《当代消费经济词典》,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王军,1997,《可持续发展》,中国发展出版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