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派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679页(2355字)

一些教科书通常将奥地利学派叫做心理学派,事实上,这种划分方法是很狭窄的,从更广的意义上来看,心理学派还要包括瑞士的洛桑学派、英国的杰文斯(Jevons,William Stanley)、美国的克拉克(Clark,John Bates)、德国的李夫曼(Liefmann,Robert)等人,因此,可以说凡是采用主观唯心主义的方法说明一切经济现象的各类学说,都属于心理学派。

心理学派的特点是忠实于“最后效用”观点,不过不同国家和不同的作者使用的名称各不相同。杰文斯用“效用的最后程度”,美国学者一般用“边际效用”,瓦尔拉(Walras,León)用“最后满足需要的程度”,有时也用“稀缺性”这个名词。术语过多过滥,说明概念有些模糊。

“边际效用”这个术语似乎比“最后效用”清楚些,这是现在公认的提法。

最早提出按照心理学派所使用的意义采用“最后效用”这个术语的似乎是一个名叫杜普伊特(Dupuit)的法国工程师,他在一篇题为《公路工程效用的衡量》(1844年)和另一篇题为《公路交通的效用》(1849年)的学术论文中提出了这个术语,这两篇论文都刊载在《桥梁和公路年刊》上,尽管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它们的真正重要意义并没有被人们所认识。戈森(Gossen,Hermann Heinrich)也是最早使用边际效用这一术语的人之一,他在《人类交换法则的发展》(1853年)一书中,提出了着名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思想最早是由杰文斯在其《国民经济学原理》(1871年)中按比较系统的形式加以阐明的。瓦尔拉那个相似的概念“稀缺性”,也几乎在同一时期(1874年)披露于众。

最后,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晚些时候(1881年)在其《价值的哲学》(Philosophy of Value)中用完全不同的方法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尽管用主观心理来说明经济现象的起源是世界性的,但通常人们称其为奥地利学派的发明,因为它的最着名的代表人物大多数都是奥地利人。其中,一般提到的有:卡尔·门格尔(Menger,Carl)的《国民经济学原理》(1871年),萨克斯(Sax,Emil)教授的《国民经济学的性质和任务》(1884年),维塞尔(Wieser,Friedrich von)的《自然价值》(1889年),当然还有庞巴维克(Eugen von Böhn-Bawerk)的《经济财物的价值理论纲要》(1886年)和《资本实证论》(1889年)。

但是后来似乎心理学派的影响传遍了美国,它的主要代表几乎都变成是美国籍了。

克拉克(Clark)、派顿(Patten,Simon)、费雪(Fisher,Frank)等美国教授都辛勤地从事于“边际效用”的研究,他们不仅把边际效用这一术语用于资本与利息方面,而且也应用到分配领域。

心理学派的兴起与心理物理学的发展分不开。19世纪中叶时,生理学家维伯(E.H.Weber)发表了关于感觉强度和耐久力的研究成果。1860年德国学者菲希奈(Fechner)出版了《心理物理学讲义》,进一步阐述发展了维伯的理论,提出了心理学领域众所周知的“维伯法则”,即“菲希奈法则”:为了使感觉的强度按算术级数增加,则刺激的强度必须以几何级数增加。

换言之,在短期内,如果刺激强度保持不变,则感觉强度必须递减。这样一种理论显然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提供了心理学基础。心理学派的理论之所以能够被人们所接受和理解,“维伯法则”在其中不能不说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心理学派的一些理论大部分被列入了“经济思想史”的教科书,人们谈起经济学发展演变的历史,都不能不涉及到心理学派,以至于现代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还是边际效用理论,这反映了心理学派的重大理论贡献,虽然这些理论或概念仍需要不断地修正和发展。

参考文献:

约翰·伊特韦尔等编,1996,《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3卷,经济科学出版社。

惠特克,1974,《经济思想流派》,上海人民出版社。

布莱克,1973,《经济学中的边际革命》,英文版。

杰文斯,1984,《政治经济学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琼·罗宾逊和约翰·伊特韦尔,1982,《现代经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

门格尔,1962,《国民经济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

庞巴维克,1964,《资本实证论》,商务印书馆。

克拉克,1959,《财富的分配》,商务印书馆。

Weintraub,1977,Morden Economic Thought,Pennsylvania University Press.

Greenwald,1982,Encyclopedia of Economics,McGraw Hill Inc.,New York.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