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尼斯-费模型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753页(2588字)

发展经济学中分析和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就业和人口流动的一种理论模式。

该理论是在刘易斯(W.A.Lewis,1954)的人口流动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刘易斯在《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1954)中指出,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双元经济结构,即国民经济具有两种性质不同的结构或部门:一是以现代化方式进行生产的,生产率比较高的工业部门;一是技术落后,生产率水平很低,仅能维持最低生产水平的农业部门。由于工业部门中的劳动生产率远远高于农业生产部门,两部门间工资差别相当悬殊,现代化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大大高于农业部门的工资水平,从而促使农业部门中的“过剩劳动力”向工业部门流动,而且农村劳动力的供给是无限的,完全有弹性的。刘易斯认为,这种过剩劳动力在部门间的转移,对于工业和农业以至整个经济发展都是必要的。

这种理论一般称为双元结构发展模式或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拉尼斯(G.Ranis)和费景汉(Fei)是刘易斯(W.A.Lewis)双元结构发展模式的继承者。

他们认为,刘易斯的模式有两大缺点:一是没有足够重视农业在促进工业增长中的重要性;二是没有注意到农业由于生产率的提高而出现剩余产品,应该是农业中的劳动力向工业部门流动的先决条件。他们对刘易斯模式进行了修正:

图(1)和图(2)表示农业部门。

图(1)中,原点位于右上角,横轴OA从右向左度量农业劳动,纵轴OB从上至下度量农业总产出,ORCX曲线代表农业部门总物质生产率或总产出曲线。ORC部分表示随农业劳动力增加,边际生产率递减;水平的XC部分表示劳动边际产品为O。

从图中可以看出,AD数量的农业劳动力是多余劳动力。假设一个国家一个时期的总人口为OA,初期没有工业部门,全部人口都在农业就业,并假设全部农产品都由农业人口消费。

这样,农业劳动力的平均收入等于AX/OA,即OX线的斜率。在存在农业剩余劳动的情况下,农业劳动力的平均收入只够维持生存水平,叫做“不变制度工资”。图中切点R上,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不变制度工资,在这一点以后的农业劳动力AP是伪装的失业者,其中AD部分是边际生产率等于O的剩余劳动力,而DP部分是边际生产率大于零且小于制度工资的。拉尼斯与费景汉认为,剩余劳动决定于生产函数,而伪装失业决定于工资水平(Ranis-Fei,1961)。

图1

图2

图(2)原点在右下方,横轴OA从右至左度量农业劳动,纵轴AN从下至上度量农业平均产品和边际产品,VUDA曲线表示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率,SU为不变制度工资线,它与横轴的距离等于农业平均产品。

拉尼斯和费景汉用图(2)表示农业劳动向工业部门转移的过程。这种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转移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即AD部分,农业边际生产率为零或接近于零,农业工资为不变制度工资。第二阶段转移DP部分,即隐蔽的失业部分。这时农业部门随劳动力转移而使边际生产率上升,直到P点,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上升到等于制度工资(VUDA这条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曲线与SU′线相交于U点)。这一部分劳动力转移,农业部门工资仍保持在制度工资水平,仍不提高。而在P点之后,劳动力转移进入第三阶段,农业劳动力转入工业,劳动边际生产率的上升将使农业工资超过不变制度工资水平。

这意味着进入第三阶段后,农业部门完全商业化了,工资水平已不再由制度决定,而由市场力量决定。这样,图(2)中的SUV曲线就成了农业劳动对工业部门的供给价格曲线,它表明每一工资水平从农业部门可以释放的劳动数量。

拉尼斯-费模型中还对总农业剩余和平均农业剩余进行了分析。

随农业劳动力转移出来,农业总产品因农业人口的减少而出现剩余,就是总农业剩余。

总农业剩余除以转移的农业人口总数就是平均农业剩余。平均农业剩余在转移过程中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进而影响工业部门的扩张速度和劳动力转移速度。图(2)中曲线STO是平均农业剩余曲线。在劳动力转移的第一阶段,农业劳动力减少会影响农业总产品,因此平均农业剩余等于制度工资,表现为平均农业剩余曲线同不变制度工资曲线的ST段重合。

到第二阶段,由于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大于零,劳动力转出农业将使平均农业剩余减少,平均农业剩余曲线STO从T点起开始位于不变工资曲线SU之下。D点叫短缺点。到劳动转移的第三阶段,农民工资由劳动边际生产率决定,已开始高于不变制度工资,平均农业剩余将下降的更快。P点被称为商业化点,是第三阶段的起点。

在拉尼斯和费景汉看来,从劳动力转移的第二阶段起农业总产出将会减少,引起粮价和工业工资上涨,因此会影响工业扩张。这一份析的意义在于指出,在经济发展第二阶段起就必须在工业扩张同时提高农业生产率,促进农业发展,否则会在隐蔽失业消除之前就限制工业扩张。拉尼斯-费模型关于农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不会因农业生产率变化而变化的假定,日本经济学家大岛(H.T.Oshima)批评说是最难于接受的(1963)。

参考文献:

G·拉尼斯,费景汉,1961,《经济发展理论》,载《美国经济评论》9月号,英文版。

G·拉尼斯,费景汉,1964,《劳动剩余经济的发展》,霍姆伍德三世,里查德·欧文出版公司,英文版。

W·A·刘易斯,1984,《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见《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8辑,商务印书馆。

H·T·大岛,1963,《拉尼斯-费经济发展模式简评》,《美国经济评论》6月号,英文版。

谭崇台,1989,《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