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尔布雷思,约翰·肯尼斯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900页(3068字)

【生卒】:1908~

【介绍】:

美国经济学家,新制度学派的主要代表。

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1930年获加拿大圭尔夫安大路农学院文学学士学位;1933年和1934年相继获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农业经济学)。1935年任哈佛大学讲师;后任普林斯顿大学副教授;1949年起任哈佛大学教授;1975年从哈佛大学退休。1941~1943年任美国价格管理局局长帮办;1944年任《幸福》杂志编辑;1945~1948年任美国国务院经济安全政策室主任;1961~1963年任美国驻印度大使;1967~1969年任美国民主活动会主席;1972年任美国经济学协会会长。

加尔布雷思的主要着作包括:《美国资本主义:抗衡力量的概念》(“American Capitalism:The Concept of Countervailing Power”,1952);《1929年的大崩溃》(“The Great Crash,1929”,1954);《丰裕社会》(“The Affluent Society”,1958);《新工业国》(“The New Industrial State”,1967);《经济学与公共目标》(“Economics and the Public Purpose”,1973);《不确定的年代》(“The Age of Uncertainty”,1977);《经济学展望》(“Economics in Perspective:A Critical History”,1987);《满足的文化》(“The Culture of Contentment”,1992)等。

加尔布雷思对经济学的贡献主要在于他从制度的角度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价值判断标准进行了探讨。

因其从理论上探讨了前人未曾注意或很少涉及的“工业化以后社会”的问题,并提出改革建议而成为着名的新制度经济学家。他运用演进的、整体的方法,即制度一结构分析方法来研究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作用,强调制度与结构因素在社会经济演进中的重要作用,把经济制度、经济行为视为整个社会文化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要求重新确定经济政策目标,即不再把国民生产总值和产品的增加作为判断社会进步与否、发达与否、人们幸福与否的标准,不再以经济增长本身作为经济政策的目标。

加尔布雷思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企业权力结构 这一问题是传统经济学家所忽视的,加尔布雷思对此进行了分析。

他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发展,美国的企业结构是“成熟的企业”即大公司与“原有的企业”即小企业并存,中小企业在美国经济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但对经济起决定作用的是大公司,大公司的雄厚实力来源于公司权力的转移和公司新目标的形成。

现在,权力已经从股东手里转移到了新的“技术结构阶层”即“专家组合”手里,因而“专家组合”的目标就成了公司的目标,它包括保护性目标和积极性目标。前者指排除外来势力对“专家组合”作出决定的干扰,并不为追求最大利润而去冒风险,只求得到适当的利润;后者指大公司的发展与稳定,从而保持公司较高的增长率,扩大公司的规模,增加技术结构阶层的收入。

“技术结构阶层”力图使企业实行计划生产和计划销售,用“计划原则”来取代市场竞争。加尔布雷思把所谓由“技术结构阶层”掌权的大公司叫做“成熟的公司”,把由“成熟的公司”构成的经济体系叫做“新工业国”。

他认为,“新工业国”也有弊病,如个人受束缚和压力,个人的幸福受威胁。

2.抗衡力量 加尔布雷思提出抗衡力量论来解释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垄断竞争的关系。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在市场上占统治地位的少数大企业,虽然具有侵害他人的垄断权力,但是这种权力的运用已经为由此引起的抗衡力量(Countervailing Power)即工会、合作社组织、买方或卖方的大公司、新出现的联合组织所“抑制”或“抵消”。抗衡力量不仅使大资本家的联合公司不会成为垄断组织,而且能取代竞争成为“市场的调节者”,它既使现代资本主义摆脱了垄断统治,又消除了竞争的破坏性作用。

3.二元体系 二元体系是加尔布雷思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分析的主要理论。该理论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经济是由“计划体系”和“市场体系”组成的。“计划体系”由1000家左右的大公司组成,拥有操纵价格的权力,其权力掌握在技术和管理人员手中,公司的目标是稳定与增长,生产者主权代替了消费主权;“市场体系”由大约1200万个较小企业组成,它们无权控制价格,无法支配消费者,受市场力量支配。

二者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但二者的权力是不平等的。“计划体系”拥有多方面的权力,通过运用这些权力,既能排除外界对自己的控制,又可以控制别人;“市场体系”却处于无权地位,只能听命于市场和大公司。正是权力的不平等引起了收入的不平等,“计划体系”剥削“市场体系”,二者存在矛盾和冲突。

经济中的二元体系给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也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如引起失业、贫困、通货膨胀、经济畸形、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社会弊病,因而有必要进行改革。一方面应加强市场体系的权力,另一方面应减少计划体系的权力,使二者的权力和收入均等化,以达到“新社会主义”。改革的关键在于进行“信念的解放”,即重新确定政策目标,由“保持独立精神的”政治力量和社会革新力量的科学教育界来承担改革的重任。

加尔布雷思既反对凯恩斯主义各派,又反对货币主义和其他自由主义学派,并以现代资本主义“批判者”的身份出现。

尽管他的理论被正统经济学家们视为离经叛道的“异端”,但他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在西方经济学中的地位和影响都在不断提高和扩大。

参考文献:

加尔布雷思,1980,《经济学和公共目标》,商务印书馆。

克·布劳格,1992,《凯恩斯以后的百名重要经济学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经济学动态编辑部,1984,《当代外国着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许涤新主编,1980,《政治经济学辞典》(中册),人民出版社。

Reisman,D.A.,1980 ,Galbraith and Market Capitalism,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Hession,C.H..1972.John Kenneth Galbraith and his Critics,New American Library.

D.L.Sills,ed.,1979,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vol.18,Macmillan Free Press.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