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曼,米尔顿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926页(3859字)
【生卒】:1912~
【介绍】:
美国当代经济学家,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197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出生于美国纽约州。1932年获罗杰斯大学文科学士学位;1933年获芝加哥大学文科硕士学位;1946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1937~1940)、威斯康星大学(1940~1941)和明尼苏达大学(1945)短暂工作过;1946年起开始在芝加哥大学执教至1977年退休时为止;1977年以后任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他曾任职于美国国家资源委员会(1935)、美国财政部税收研究署(1941~1943);并长期参与国家经济研究局的研究工作(1937~1981)。
曾于1951年获美国经济学协会约翰·贝茨·克拉克奖章;1967年担任美国经济学协会会长;1970~1972年任蒙特·皮莱林学会会长。由于他在“消费的分析和在货币的历史与理论等方面的成就,以及他论证了稳定经济政策的复杂性”,1976年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
弗里德曼的主要着作包括:《实证经济学论文选》(“Essays in Positive Economics”,1953);《货币数量论研究》(“Studies in the Quantity Theory of Money”,1956);《消费函数理论》(“A Theory of the Consumption Function”,1957);《价格理论》(“Price Theory”,1962);《资本主义与自由》(“Capitalism and Freedom”,1962);《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A Monet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1867~1960”,With A.J.Schwartz,1963,与斯瓦茨合着);《美元与赤字》(“Dollars and Deficits”,1968);《美国货币统计学》(“Monetary Statistics of the United States”,with A.J.Schwartz,1970,与斯瓦茨合着);《自由选择》(“Free to Choose”,with Rose Friedman,1979,与罗斯·弗里德曼合着);《美国与英国的货币趋势》(“Monetary Trend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United Kingdom”,with A,J.Schwartz,1982,与斯瓦茨合着);《货币主义经济学》(“Monetarist Economics”,1991)等。
弗里德曼一贯遵循芝加哥学派的传统,极力鼓吹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
在他看来,理想中的经济制度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它的大部分的经济活动是通过自由市场中的私人企业的活动进行的,但弗里德曼并不主张无政府主义,他所提倡的是从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的道路上转变方向,政府只应扮演规章制度的制定者和仲裁人的角色,只应在反对技术垄断和克服市场的不完全性等方面发挥作用。
在经济学方法论上,弗里德曼赞同并宣扬实证经济学。他认为实证经济学在原则上不依从于任何特别的伦理观念或规范性的判断,它是类似于任何一种自然科学的客观的科学,它研究“是什么”而不是研究“应该是什么”这一类问题;它的最终目的是创立一种能对现象提出正确的、有意义的预测的理论或假说。
弗里德曼以实证经济学方法论为基础,明确地提出了“恒久性收入假说”。
他认为消费者不是根据他们的现期收入,而是根据长期的或已成为惯例的恒久性收入来安排自己的支出。他把消费者的收入划分为暂时性收入和恒久性收入,把消费也划分为暂时性消费和恒久性消费。暂时性收入是指瞬时间的、非连续的、带有偶然性质的收入。恒久性收入是指消费者可以预料到的长久性的、带有常规性质的收入。
与此相应的是,暂时性消费是指非经常性的消费支出,恒久性消费是指具有经常性质的消费支出。从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来考察,暂时性收入和暂时性消费之间不存在固定的比例关系;暂时性收入和恒久性收入之间、暂时性消费与恒久性消费之间也不存在固定的比例关系。
但一个消费者的恒久性收入和恒久性消费之间则可以有一定的比率。
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是他的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石和货币政策的根据。
现代货币数量论渊源于费雪(I.Fisher)的货币数量论。按照费雪的货币数量论,在货币流通速度和商品、劳务、生产总量不变的条件下,物价水平随货币流通量的增减而成同比例的升降,因此货币当局只要通过它对货币数量的控制,就可以控制物价水平,防止通货膨胀了。弗里德曼依据费雪的观点,从50年代中期起对货币数量理论作了新的论述。在重新表述货币数量论时,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数量论首先是关于货币需求的理论,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实际收入、得自财产部分的收入、预期货币名义报酬率、预期债券名义报酬率、预期股票名义报酬率、预期价格变动率和其他非收入变量。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总财富,但总财富无法测量,只能用收入来代表。由于现期收入很不稳定,它不能确切地代表财富。如果采用“恒久性收入”来代表总财富,则基本上可以反映总财富的状况,因此可以认为,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恒久性收入,货币需求的变动主要受恒久性收入的变动的支配,由于恒久性收入具有高度稳定性,所以受恒久性收入支配的货币需求也是高度稳定的。然而,货币供给因受到货币当局的操纵而可能在短期内剧烈波动,从而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影响着经济稳定,而要维持经济稳定,就必须稳定货币供给量的增长率。
弗里德曼以现代货币数量论为基础,进一步提出了“名义收入货币理论”。该理论主要考察货币数量变动与名义国民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
为此,弗里德曼建立了数学模型来研究这种理论的动态特点和调节过程。他指出,货币数量的变化对长期的实际收入变化的作用无足轻重,但对长期的名义收入的变化却有决定性的意义,价格水平取决于经济中的货币因素和实际因素的共同作用。
而对于短期的经济波动来说,货币数量的变化是决定名义收入和实际收入的主要因素,所以,“货币最重要”,货币数量的变化成为经济波动的起因。由于货币数量的变化与收入的变化在时间上有一个迟延,这个迟延在长短上变化也很大,加上人们现在对引起这些变化的因素了解甚少,因此不能把变更货币数量作为抵消引起经济波动的其他因素的手段,而只能实行一种货币增长率保持不变的稳定货币政策。
为了解释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存问题,弗里德曼提出“自然失业率”假说。自然失业率是一种任何时候都存在的、与实际工资率结构相适应的均衡的失业率。
这个自然失业率并非常数,而是经常在变动的。如流动性较大的妇女、青少年在劳动力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或者失业保险和救济使失业者不急于找到工作等等,都有可能提高自然失业率。
弗里德曼认为,由于自然失业的存在,在长期内,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没有互相替代的关系。
只有在发生了未预期到的名义总需求的扩张和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时,经济中的实际失业率才会暂时低于自然失业率,才产生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所描绘的交替关系。因为,如果当局试图借助扩大货币供给把现期失业率降到自然失业率之下,价格变化便会高于预期,实际工资下降,雇主乐于增加产量,于是就业增加。但是,价格变化同时会影响预期,刺激名义工资上升,实际工资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失业率则被拉回到与一个较快的价格增长率相对应的自然率水平。
这也就是说,菲利普斯曲线所显示的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交替关系只有在短期中才存在,而且这种短期的交替关系不是通货膨胀本身造成的,而是由于价格预期暂时落后于通货膨胀的结果。一旦价格预期赶上通货膨胀,菲利普斯曲线便失灵了。
因此,由于自然失业率始终存在,从长期来看不可能通过通货膨胀来减少失业。
参考文献:
世界经济编辑部编,1985,《荣获诺贝尔奖经济学家》,四川人民出版社。
王宏昌编译,1997,《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讲演集》(1969~1977),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伯纳德·卡茨编,1991,《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传记辞典》,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经济学动态编辑部,1984,《当代外国着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张培刚、厉以宁,1986,《微观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湖南人民出版社。
Niels Thygesen,1977,The Scientific Contributions of Milton Friedman,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vol.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