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心脏病学词典》第120页(228字)
动脉内膜在损伤的基础上,遭受各种微生物的直接侵袭而引起的感染。
动脉粥样硬化是重要的病理基础,病原菌以沙门氏菌属常见。感染性动脉瘤的自然发展趋势,是瘤体扩张增大、瘤壁变薄、破裂。主要临床表现:发热、疼痛(触痛)及搏动性肿块、吞咽或呼吸困难,以及脊椎侵蚀等征象。若系革兰氏阴性菌感染者,病程进展迅速。B型超声波、CT、同位素显像及血管造影有助于诊断。手术切除感染的动脉瘤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同时辅佐抗生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