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昂节夫悖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当代国际贸易与金融大辞典》第13页(472字)

又译“列昂节夫之谜”。

根据赫克歇尔-俄林原理,一国在国际贸易中应该进口需密集地使用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出口密集地使用本国禀赋充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一般认为,美国是资本要素丰富、劳动力匮乏的国家,因此,美国似乎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是,美籍爱莎尼亚学者列昂节夫(Wassily W.Leontief,1906一)在1953年发表的一篇题为“国内生产与对外贸易,美国资本状况的重新检验”的文章中,首创美国的投入产出表,用1947年和1951年的资料分析美国的贸易结构,最终发现美国进口商品的人均资本比率比美国出口商品的人均资本比率高30%。也就是说,美国输入的是资本密集型商品,输出的是劳动密集型商品。

列昂节夫的这一结论和依赫克歇尔-俄林原理推出的理论截然相反,导致经济学界激烈的争论,多年来各种观点和解释相持不下。因此,列昂节夫的分析被称为“列昂节夫悖论”,或“列昂节夫缺少生产要素之悖论”(Leontief Scarce Factor Para-dox)。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