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吕雅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20世纪外国文学辞典》第295页(504字)

【生卒】:1895~1952

【介绍】:

法国人。

超现实主义奠基人之一。原名欧仁·格兰代尔。

生于巴黎附近的圣但尼。早年就读于巴黎。

1919年与勃勒东、阿拉贡、苏波创建第一个超现实主义小组。1941年投入法国抵抗运动。1917年发表处女作诗集《义务与不安》。接着发表《和平时期的诗》(1918)、《榜样》(1921)等诗集。

1924年发表第一部超现实主义诗集《为了不死而死》。此后的诗集有《痛苦的首都》(1926)、《爱情与诗歌》(1929)、《直接的生活》(1932)、《公共玫瑰》(1934)、《丰富的眼睛》(1934)、《打开的书》(1~2,1940~1942)等,内容多赞颂爱情和友谊,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摆脱超现实主义,创作了许多充满爱国主义的政治诗,在民间广泛流传,后汇成诗集《诗与真理》(1942)、《活得问心无愧》(1944)、《面对德国人》(1945)等。战后写有诗集《没有间断的诗》(2卷,1946~1953)、《政治诗》(1948)、《伦理课》(1949)、《什么都能说》(1951)等,意境开阔,格律匀整,深受读者喜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