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方法大辞典

二律背反

书籍:方法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方法大辞典》第2页(762字)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创始人康德的哲学用语,亦可译为“互相冲突”。

指两个互相排斥但同样是可论证的命题(或规定)之间的矛盾。在康德的哲学体系中,理性的“二律背反”占有重要地位。

康德企图用“二律背反”来证明理性在认识世界时,必然会陷入不可解决的自相矛盾。康德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有感性、知性、理性三个环节,理性是一种最高的认识能力。

当理性试图认识“自在之物”即感觉之外的物质世界时,不可避免地陷入了难以自解的矛盾,康德把这种矛盾叫做“二律背反”。康德认为这种“二律背反”有四个:(一)正题:世界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有限的;反题:世界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无限的。

(二)正题: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单一的、不可分的部分构成的;反题:世界上没有单一的东西,一切都是复杂的、可分的。(三)正题:世界上存在有自由;反题:世界上没有自由,一切都是必然的。(四)正题:存在着世界的最初的原因;反题:没有世界的最初的原因。康德用形式逻辑的“归谬法”证明了正题和反题都是正确的。康德提出“二律背反”的目的是要说明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自在之物”是不可知的。但是他看到矛盾乃是理性思维的本质,指出认识必然会发生矛盾,这对德国古典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是康德的一大历史功绩。

他对有限和无限、自由与必然等问题的分析,对后人辩证地解决这些矛盾,也具有启示作用。然而,康德只承认四个“二律背反”,并把矛盾看作是证明“自在之物”不可知的论据,则是形而上学的。列宁指出:“事实上每个概念、每个范畴也都是二律背反的”。(《列宁全集》第38卷第119页)概念中的矛盾是客观事物自身矛盾的反映。

客观世界充满着矛盾,因而反映客观事物的概念、范畴也必然充满着矛盾。否认矛盾的客观性是唯心主义的;否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形而上学的。

上一篇:一般科学方法论 下一篇:三段论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