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实证主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方法大辞典》第90页(1085字)
又称逻辑经验主义或新实证主义。
是实证主义发展的第三阶段,形成于本世纪2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石里克、卡尔纳普、纽拉特、艾耶尔等。
1925年,石里克、卡尔纳普正式筹建“维也纳小组”,宣告了逻辑实证主义的产生。
由于它打着“科学的哲学”的旗号,所以一开始就迅速地在欧洲知识界传播开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在美、日等国家盛行起来。
在西方哲学界、科学界与知识分子中有较大的影响。
逻辑实证主义以休谟,孔德、马赫、阿芬那留斯、普恩凯莱等的经验论和实证论以及罗素和维特根斯特等的逻辑原子论为其理论来源,它的代表人物既崇尚实证主义经验论传统,又注重对科学理论的严格的逻辑分析,并力图使二者结合起来,实现一切科学的大统一,以建立起“科学的哲学”来。
为了和19世纪的旧实证主义相区别,逻辑实证主义强调一切科学命题都是、并且仅仅是对事物有所断定并可以被证实的经验命题;数学命题和逻辑命题是对事物无所断定的、必然的分析命题,是重言式。关于世界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之类的哲学命题,不属于二者。
因而是“无谓的”,是“妄命题”,区别科学与非科学的标准就在于它们是否“有意义”。因而,“逻辑分析”和关于意义的“证实原则”是逻辑实证主义的两个基本论点。在这个基础上,逻辑实证论者提出所谓“取消形而上学”的口号,认为哲学的任务就在于对科学的语言进行逻辑分析,以求阐明其意义。他们以“反形而上学”为名,拒绝回答哲学的基本问题。
实际上是反对唯物主义世界观,代之以自己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他们还认为,一个命题要想成为有意义的真命题,它必须合乎逻辑法则,又必须是可以证实的。“可证实”就是可被还原为“可观察命题”,能够用实际的观察,实地的经验可证实,证实的标准就在于主体的体验,而当经验标准不能适用的时候,如果几个句子按照所拟定的逻辑规则互相一致,也就可以被认为是得到证实了。
逻辑实证主义把世界看作是按约定的逻辑规则构成的句子体系,最后归结为主体的意识和经验,主张用主观经验去判断一切,宣称一切超出人的经验之外的东西都是不可证实的,这种哲学观点在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家及一些自然科学家中产生了很大影响。
但由于其否认科学认识的客观性,不能历史地、能动地研究科学认识的发展,而是力图把人们的科学探索禁锢在经验给予的范围内,把逻辑结构作为限制科学实践和理论探索的僵死模式,把语言分析作为哲学的唯一任务。因此,在50年代后,它不断受到新一代科学哲学家们的批驳,逐渐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