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冻蚀刻
书籍:方法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方法大辞典》第199页(436字)
亦称冰冻断裂。
将在超低温下冻结的组织或细胞骤然断开,依断裂面制成复模,用于电镜观察的技术。
通常此技术是把细胞在液氮温度(-196℃)下冰冻,然后用冷刀将冻结的标本撞裂开。暴露出的断裂面在真空中使冰升华,从而显露出标本断开的内部部位的形态结构,这种处理即称为“蚀刻”。在此断开的蚀刻面上,用碳蒸汽和铂蒸汽以一定的角度喷吐,形成一层铂-碳膜。
把膜下方的有机物腐蚀掉,剩下了铂-碳膜。此膜如实反映了断裂面的形态构造,并在突出部位造成了阴影,故把此复印膜称为复模。
把复模拿到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即等于观察到标本断裂面的形像。
冰冻蚀刻技术主要用于研究细胞内部结构。
如果生物膜的脂双层分子被断裂开,即可清晰地显示出蛋白质颗粒在膜中的分布。例如,植物细胞叶绿体光合膜中的光合作用单位蛋白质-叶绿素复合物的分布部位,即是用这种技术显示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