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方法大辞典

逐步逼近法

书籍:方法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方法大辞典》第249页(673字)

是在形成和验证假说的过程中,不断对假说进行修改、补充、发展、提高,逐步提炼,逼之于接近科学真理的方法。

是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普遍适用的一种方法。使用逐步逼近法的根据:(1)假说的提出多是需要通过搜集资料、分析对比、模拟、计算等一个较长的过程;(2)一个假说刚提出时(初步假说)还是粗糙的,缺乏科学性、全面性和严谨性;(3)由于人们认识水平所限,难于一开始就去直接验证科学假说本身的实质内容,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证明它的真理性。

逐步逼近法的通常表现:(1)从一个和假说的实质内容有本质联系的较大范围上开始进行验证,逐步缩小范围,最后达到验证假说本身。如对“哥德巴赫猜想”的验证,首先就是从挪威数学家布朗于1920年证明了每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表示为素因子个数不超过9的两个正整数之和(即9+9)起,逐步缩小为(7+7)、(6+6)、(5+5)、(4+4)…(1+2)……,愈来愈逼近于“哥德巴赫猜想”本身的实质内容(1+1)。

(2)对某一初步假说进行反复验证,多次修改、补充,使之逐步发展为科学理论,如对核酸的认识,从1869年发现核素到本世纪初提出核酸的分子构成,到二十年代发现两种不同类型的核酸,到三十年代实验表明DNA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中,到四十年代表明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到1953年得到科学界的公认,在这八十多年中,核酸是遗传物质的假说得到了不断的修正和补充。每一次的检验,不论成功或失败,都向真理逼近一步。

因此,逐步逼近法是科学研究的必由之路,在工程技术的发明创造中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分享到: